勇获
【介绍】:
春秋时吴国人。吴王夫差时为大夫。吴晋既会于黄池,吴王恐齐、宋将不利于吴,乃命勇获领兵焚烧宋国北边城郭,除去其守备。
【介绍】:
春秋时吴国人。吴王夫差时为大夫。吴晋既会于黄池,吴王恐齐、宋将不利于吴,乃命勇获领兵焚烧宋国北边城郭,除去其守备。
字康侯,杲子。幼有大志,善为文,习边事,未入仕前立过战功,明堂恩补官。坚守安丰,元兵退走。与元兵战于朱皋等地。迁将作监簿,知兴化军,改和州,旋兼淮西提点刑狱,浚城濠,增守备,修学宫。知真州兼淮东提点刑
【生卒】:760—821【介绍】:唐僧。商州上洛人,俗姓杜。少于本州出家,遍参群经。年二十,至襄州受戒,习演《四分律》。后往洪州,礼参马祖道一,得传心印。寻遍参名山圣迹。至长安西明寺,举充两街大德,辞
【介绍】:东汉蜀郡成都人,字伯饶。幼而知孝让,乡人号“张曾子”。博览《五经》,举孝廉。和帝永元中为会稽太守,从之习经者以千数,郡界安宁。视事三年而请病归。后征迁侍中,以疾卒,年七十。门人私谥宪文。
字仁常,广济(治今湖北广济北)人。初官长洲令,捕豪恶,筑娄江石塘,有政声。为蓟州参议,数次得罪乡官崔呈秀,呈秀怨恨。将为魏忠贤建祠,士容又不奉命。及升江西副使,道经通州,呈秀遂告他多乘驿马,侵盗仓储,
【生卒】:652—约696【介绍】:唐僧。郑州荥泽人,俗姓孟,梵名娑罗笈多。年十四,于氾水等慈寺出家。后往相州林虑诸寺,寻师访道。曾至安州,从大猷习大乘诸经;至襄州,从善导修净土业;至安州,从秀公习律
【介绍】:宋婺州东阳人,字德方,学者称复庵先生。少以世业治《尚书》。举进士不第,退治河洛之学。宋亡隐居授徒。晚岁家益贫,躬耕自给,以高寿终。
字以身,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上言弹劾吴时来,反被詹仰庇弹劾为煽惑人心,淆乱国是。诏令归,省过三年,以教职起用。历凤翔教授、国子助教。曾力谏三王并封,救赵南星,被贬光州学正
【生卒】:?—前716【介绍】:春秋时秦国国君。襄公子。在位时,初设史官以纪事,民多化者。文公十六年,伐戎,胜,扩地至岐,得周之馀民。二十年,初制定罪诛三族之法令。在位五十年。谥文。
字士宪,介长子。第进士,累迁殿中丞。神宗初,擢监察御史里行,诏为侍臣讲读,上奏称,王者之学,应当稽古圣人治天下之道,历代致兴亡之由,延登正人,博访世务。河北饥,流民就食京师,官赈给食,来者不止,条上三
【介绍】:明末清初湖南辰州人,字梁若,一字大程。明崇祯末岁贡。入清后隐居城东椒溪,行吟不辍。米氏能诗者多受其影响。有《踞松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