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孙盛

孙盛

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南)人。颍川太守孙恂子。博学,善言名理;笃学不倦,从小至老,手不释卷。著有《易象妙于见形论》、《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初为佐著作郎,随桓温平洛阳,封侯,迁长沙太守。累至秘书监,加给事中。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猜你喜欢

  • 史墨

    【介绍】:即史黯,黯为字。春秋时晋国太史。晋顷公十三年赵鞅铸刑鼎,范宣子所为刑书。孔子以为晋失度而将亡,墨以为修德可以免祸。鲁昭公三十一年十二月辛亥朔日食,墨因占预言六年后之同月,吴人将攻入楚都郢。次

  • 刘义恭

    【生卒】:413—465【介绍】:南朝宋宗室。彭城人。武帝子。文帝元嘉初封江夏王。性骄奢不节,出镇彭城,战北魏军,唯闭城自守。魏兵至,几欲走;魏兵退,不敢追。遂降号骠骑将军。太子刘劭杀文帝,义恭出投武

  • 张融

    【生卒】:444—497【介绍】: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思光。张畅子。弱冠知名。初为宋新安王行参军,出为封溪令。路经嶂崄,土人执而将杀食之,神色不动,土人异而释之。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赋》。入齐累官太

  • 娄提

    代(治今山西大同)人。献文帝时,为内三郎。帝死,提自杀未死,冯太后赐其帛二百匹。(,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代人。好周给人,士多归之。太武帝时以功封真定侯。献文帝时为内三郎。献文帝暴卒,提以帝知遇

  • 李贻德

    【生卒】:1783——1832字次白。浙江嘉兴人。嘉庆举人。研究经、史诸学,与孙星衍相善。著有《春秋左氏解贾服注辑述》二十卷,以及《诗考异》、《诗经名物考》、《周礼剩义》、《十七史考异》、《揽青阁诗钞

  • 杨文广

    【生卒】:?—1074【介绍】:宋麟州人,字仲容。杨延昭子。初官殿直。范仲淹宣抚陕西,擢置麾下。从狄青南征,知德顺军,为广西钤辖。英宗治平中升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神宗熙宁元年筑筚篥城,击退

  • 陈锴

    【生卒】:?—前193【介绍】:名一作错。西汉人。高祖七年为将军,从击陈豨有功,封槀侯。

  • 牛昶炳

    【介绍】:炳一作昞。清人,号深斋、心斋。中日甲午战争时以候选道任北洋海军水陆营务处兼管东口***营。光绪二十年底,日军围攻威海卫时,抗拒海军提督丁汝昌突围、沉舰之决定。又在丁服毒身死后,以陆海军代表的身

  • 陈儒

    【生卒】:1488—1561【介绍】:明锦衣卫人,字懋学,号芹山。嘉靖二年进士。自户曹出为东昌知府。擢浙江副使,巡视宁绍,渡海阅军。改提督学校,革书院生员冒滥衣巾者,士习为之一变。升山东布政使,提调乡

  • 长孙无忌

    【生卒】:?-659字辅机,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太宗长孙后之兄。决策发动玄武门之变。贞观中以元勋皇戚历任尚书仆射、司空、司徒等重职,封赵国公,图像凌烟阁。预修唐律,参定晋王为太子,并受命辅立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