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尔朱荣

尔朱荣

【生卒】:493-530

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忻县西北)契胡人。继父为部落酋帅。六镇起义后,荣招集兵马为魏战。以战功至仪同三司,擅据肆州。武泰元年(528),灵太后毒死明帝。荣举兵向洛阳,拥立庄帝。于河阴杀太后、少主及宗室、大臣等二千余人。后又出兵滏口,击败葛荣军,擒葛荣送洛阳。屯兵晋阳,遥执朝政。遣军破元颢,擒萧宝夤、万俟丑奴。自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封太原王。庄帝恶其逼迫,乘朝会时诛杀。(,参见《北史》)


【生卒】:493—530

【介绍】:

北魏北秀容川人,字天宝。契胡部落首领。孝明帝正光中,四方兵起,荣镇压各族起义,招纳侯景、高欢等。以功累官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桓朔讨虏诸军,封博陵郡公。孝明帝武泰元年,自晋阳入洛阳。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幼主元钊。荣立孝庄帝,溺杀胡太后与元钊于河阴,杀丞相高阳王雍以下二千余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兼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还晋阳又镇压葛荣起义,击灭北海王元颢,镇压葛荣别部韩楼和万俟醜奴等,进位太师、天柱大将军。荣以本族子弟分掌权要,自居晋阳,遥控朝政。后于入朝时被孝庄帝杀于殿上,内外喜噪,声满洛阳城。


【生卒】:493—530

【介绍】:

北魏北秀容川人,字天宝。契胡部落首领。孝明帝正光中,四方兵起,荣镇压各族起义,招纳侯景、高欢等。以功累官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桓朔讨虏诸军,封博陵郡公。孝明帝武泰元年,自晋阳入洛阳。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幼主元钊。荣立孝庄帝,溺杀胡太后与元钊于河阴,杀丞相高阳王雍以下二千余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兼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还晋阳又镇压葛荣起义,击灭北海王元颢,镇压葛荣别部韩楼和万俟醜奴等,进位太师、天柱大将军。荣以本族子弟分掌权要,自居晋阳,遥控朝政。后于入朝时被孝庄帝杀于殿上,内外喜噪,声满洛阳城。


【生卒】:493—530

【介绍】:

北魏北秀容川人,字天宝。契胡部落首领。孝明帝正光中,四方兵起,荣镇压各族起义,招纳侯景、高欢等。以功累官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桓朔讨虏诸军,封博陵郡公。孝明帝武泰元年,自晋阳入洛阳。胡太后毒死孝明帝,立幼主元钊。荣立孝庄帝,溺杀胡太后与元钊于河阴,杀丞相高阳王雍以下二千余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兼尚书令、太原王,专断朝政。还晋阳又镇压葛荣起义,击灭北海王元颢,镇压葛荣别部韩楼和万俟醜奴等,进位太师、天柱大将军。荣以本族子弟分掌权要,自居晋阳,遥控朝政。后于入朝时被孝庄帝杀于殿上,内外喜噪,声满洛阳城。


猜你喜欢

  • 朱友能

    【生卒】:?—923?【介绍】:五代后梁宗室。朱全昱子。封惠王。为宋、滑二州留后、陈州刺史。所至为不法,奸人多依之。后以陈州兵反,兵败,降,末帝废为房陵侯,被幽囚。后梁亡,为后唐兵所杀。

  • 李离

    春秋时人。任晋文公司法长官。任职时,下属官吏办案有误,错判人死刑,他自拘请文公治他以死罪。文公认为是下级官吏之过,不予治罪。他坚持“失刑则刑,失死则死”的法令,伏剑而死。【介绍】:春秋时晋国人。晋文公

  • 韩暹

    【生卒】:?—198【介绍】:东汉人。献帝初山西农民军白波军将领。受杨奉、董承诱引,进攻李傕、郭氾,援救献帝,败还并州,途中为人所杀。

  • 顾翀

    【生卒】:?—1568【介绍】:明浙江慈溪人,字曰翔,号远斋。嘉靖十一年进士。历福建布政司参议。以御倭功,迁四川按察副使,致仕。

  • 童朝仪

    【介绍】:明浙江山阴人,字令侯。工书画诗词。天启武进士。历官大同副总兵,崇祯间官至后军都督。以疾归。

  • 李荣陛

    【介绍】:清江西万载人,字奠基,号厚冈。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官湖南永兴县知县,云南云州知州、恩乐县知县。深研经学。有《周易篇》、《尚书编》、《厚冈文集》。

  • 魏敬益

    字士友,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人。性至孝,素好施与。将买来的十顷田,全归原主。【介绍】:元雄州容城人,字士友。性至孝好施。尝买四庄村田十顷,后其村民不能自给,即以田归之而不取偿。

  • 马寻

    须城(今山东东平)人。举毛诗学究,累判大理寺,以明法律著称。历任广东、淮南、两浙转运使,知湖、抚、汝、襄、洪、宣、邓、滑八州等。襄州饥民入富家抢夺囤粟,狱吏以强盗罪论,寻谓此情与强盗不同,奏得减刑免死

  • 陈越

    【生卒】:973——1012字损之,开封尉氏(今属河南)人。少好学,早年善文,精历代史事。咸平中,中贤良方正科。历知端、袁州,著作佐郎、直史馆,与陈从易等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左正言。为人耿直,喜劝戒

  • 信都芳

    字玉琳,河间(今属河北)人。留心数学,曾从江南人祖暅学。绘浑天、地动等仪图,集为《器准》。通音律,著《乐书》。习天文历算,撰《四术周髀宗》、《遁甲经》。制《灵宪历》未成。卒。(,参见《北史》)【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