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周
字通理,邢州内丘(今属河北)人。少为县捕贼将,后投奔李克用,任黄头军使。随后唐庄宗征战,曾孤军坚守杨刘城。同光年间历相、蔡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明宗时率军讨平庆州窦廷琬叛军。后晋建立,任邠州节度使、东京留守。年七十四卒。(,参见《新五代史》)
字纯之,冯翊(今陕西大荔)人。第进士,调长安尉,转洪洞、云安令,在云安,免盐井之税百万。通判施州,改判西京国子监。哲宗立,召为职方郎中。历秘书少监、陕西转运使、太常少卿、知陕州、集贤殿修撰等。
字通理,邢州内丘(今属河北)人。少为县捕贼将,后投奔李克用,任黄头军使。随后唐庄宗征战,曾孤军坚守杨刘城。同光年间历相、蔡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明宗时率军讨平庆州窦廷琬叛军。后晋建立,任邠州节度使、东京留守。年七十四卒。(,参见《新五代史》)
字纯之,冯翊(今陕西大荔)人。第进士,调长安尉,转洪洞、云安令,在云安,免盐井之税百万。通判施州,改判西京国子监。哲宗立,召为职方郎中。历秘书少监、陕西转运使、太常少卿、知陕州、集贤殿修撰等。
斛律光女。齐后主立为皇后,光被杀,后亦被废为尼。北齐亡,嫁开府元仁。
【生卒】:?—前123【介绍】:西汉梁平王刘襄后。有宠。取梁孝王珍藏之罍樽。李太后病死,又不持丧礼,以此枭首于市。
【生卒】:610—687【介绍】:唐常州义兴人。擢明经第。为右屯卫兵曹参军。太宗将征高丽,募为使者,人皆惮行,俨奋然请行。后为莫离支所囚,以兵胁之,不屈。高丽平,乃得归。高宗时,累进蒲州刺史,人号良牧
【生卒】:1445—1508【介绍】:明河南太康人,字继业。成化十七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尝督饷二十万于陕西给军。主者云有羡余,不受,悉还之。历迁云南参议。时孟养宣抚思禄与孟密宣抚思揲构怨,思禄越金沙江
【介绍】:名一作同。北齐清河东武城人,字法峻。崔彧孙。好学,尤工相术。东魏末为司空参军。北齐文宣帝天保初任尚药典御。废帝乾明初出为高阳太守。后主武平时为散骑常侍、假仪同三司。武平六年从驾晋阳,遍相在朝
【生卒】:421—502字公仪,平昌安丘(今属山东)人。少笃志好学,善《老子》、《周易》。初为骠骑行参军,宋明帝讲《易经》,曼容为执经。历江宁令、南海太守。齐为太子率更令,与卫将军王俭等共撰《丧服义》
【介绍】:明初苏州府吴江人,字文奎,号寄翁。少事举业,旋弃去。从杨铁崖学古文。洪武初应诏起,乞近地养亲,为本郡儒学训导,改江阴。博学多伎能,篆籀法古,亦善白描人物。有《漱芳集》。
蜀人,不信佛教,曾上书言佛教之非。写诗为预言,人以为有验。(,参见《北史》)【介绍】:北周蜀郡人。好言将来之事。武帝天和中,著诗预论周、隋废兴。尤不信佛教,尝上疏极论之。
【介绍】:明人。为四川游击将军。嘉靖三十三年,倭寇骚扰江南、浙西各地,克新为游击,统川兵,援松江,败敌于周浦。三十八年,倭寇数百艘掠江北,犯通州等地,克新时为参将,从李遂击败之。
【生卒】:?—前139西汉时人。武帝即位,以窦婴、田蚡为丞相、太尉。提倡儒学,他以贤良文学被任为郎中令。当时武帝与婴、蚡等欲设明堂,实行儒家丧服礼制,令列侯就国,素好黄老之术的窦太后深为不满。建元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