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好文

李好文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字惟中,大名东明(今属山东)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第,为大名路濬州判官。泰定四年(1327)升太常博士。编纂《太常集礼》五十卷。任监察御史,上言时弊不如至元者十余事。后以翰林学士兼谕德编《端本堂经训要义》。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总共一百零六篇。又取古史,自三皇迄金、宋的治乱兴废,编成《大宝录》。又取前代帝王是非善恶之事,编《大宝龟鉴》。升翰林学士承旨。后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介绍】:

元大名东明人,字惟中。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濬州判官,入为国子助教。泰定间除太常博士。纂成《太常集礼》。后为监察御史。顺帝复以“至元”纪元,好文言年号袭旧之非,并言时弊之甚。累官礼部尚书,与修辽、金、宋史。至正九年,皇太子入学,命以翰林学士兼谕德,乃摘诸经要略,取史传及先儒论说,加以所见,为《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集历代帝王故事,成《大宝龟鉴》。官终翰林学士承旨。


猜你喜欢

  • 齐柯

    【介绍】:明江西南昌人,字文则,号恒省。嘉靖三十四年举人。尝为严嵩所聘,训其孙。居严家不问外事。未几,厌而辞去。嵩败,竟得无事。授和州学正,升温州瑞安知县,有惠政。仕终云南临安知府。

  • 李纾

    【介绍】:五代时人。仕南汉。刘时为谏议大夫。雅有风采,文辞占对,观者倾竦。会宰相赵光裔言楚本婚姻之国,不可忘旧好,且荐纾为使。乃遣纾奉使于楚,遂复二国之好。虽谋出光裔,而纾实有以成之。

  • 钟鼎

    【介绍】:宋南安军上犹人,字文昭。尝慕范仲淹义田事,偕侄日新置义庄,建书院,延师以教乡族子弟。

  • 韩嫣

    字王孙。韩王信曾孙。少时和武帝同学相爱。武帝即位,受宠幸,官至上大夫。赏赐拟于邓通,常与武帝在宫中一起生活。善骑射,武帝入猎上林苑,他先乘副车率随从百十骑至苑视兽,江都王以为天子,伏谒道旁,由此触罪太

  • 邓汝功

    【介绍】:清山东聊城人,字谦持。乾隆四十年进士,未及为官而卒。有《密娱斋诗稿》。

  • 陆瑜

    【介绍】: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幹玉。陆琰弟。少笃学,美词藻。曾师事周弘正学《老子》、《庄子》,又从僧滔受《成实论》。州举秀才,为安成王行参军,迁东宫学士。宣帝太建中,累迁太子洗马、中舍人。奉皇太子命抄撰

  • 刘宣

    【介绍】:东汉南阳安众人,字子高。安众侯刘崇从弟。不仕新莽,变名姓,抱经书隐避丛林草泽间。光武帝建武初乃出,袭封安众侯。

  • 何昼

    【介绍】:宋人。少读书庐山白鹿洞。于南唐举进士屡黜。后渡江入汴谒宋太祖,陈所为书二十卷。登进士第。官至凤翔观察推官。

  • 郭安国

    【生卒】:?——1161郭药师子。历奉国上将军、南京副留守。贞元三年(1155),因南京大火灾,受杖刑八十,削三级官。性轻浮急躁,本无方略,只将家子提为兵部、刑部尚书。随海陵王伐宋,授武捷军都总管,为

  • 逢同

    姓逢,名同。越国大夫。越王勾践与吴媾和后,经七年准备,拟出兵伐吴,他谏止勾践,并建议采用结齐、亲楚、附晋,厚吴王以麻痹其志的策略,待齐、楚、晋三国与吴为敌,再承其弊而攻之。后又定计与吴太宰伯嚭,谮杀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