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崇

李崇

【生卒】:455-525

字继长,又名继伯。顿丘(郡治今河南清丰)人。姑为文成帝后,袭爵陈留公。初为主文中散、历事孝文、宣武、孝明三帝,前后任刺史、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令等职。为兖州刺史,令村置鼓楼,遇贼击鼓,四周响应。各州置鼓楼,以此开始。曾议改六镇为州,镇兵免为编户,未行。为政明于决断,统军多能奏捷,梁人称为卧虎。性贪,多行聚敛。灵太后令百官自取赐物,负重倒地。卒於相州刺史任。谥武康。(,参见《北史》)


西汉末新莽时人。王莽始建国五年(13),西域焉耆攻杀西域都护但钦,投附匈奴。天凤三年,他被任为西域都护,奉命与五威将军王骏,戊己校尉郭钦率兵出西域,准备进攻焉耆,反为焉耆伏兵击败,骏被杀,他收集残余士卒,退保龟兹。数年后,王莽败亡,他遂没于西域。(96下/3927、)


诉父。北燕吏部尚书、石城太守。太武帝延和初率十余郡降魏。封固安侯。为北幽州刺史。卒,年八十一。谥襄。(,参见《北史》)


【生卒】:536?—583?

【介绍】:

隋陇西成纪人,字永隆。李贤子。北周时随宇文护伐齐,以功最,授仪同三司。累官徐州总管,进位上柱国。文帝开皇三年,除幽州总管,屡破突厥,奚、霫、契丹诸部争来内附。其后突厥大为寇掠,崇率步骑三千转战十余日,退守砂城,城荒粮绝,乃挺刃突围,卒于阵。谥壮。


【生卒】:455—525

【介绍】:

北魏顿丘人,字继长,小名继伯。文成帝皇后侄。袭爵陈留公,镇西大将军。孝文帝初,历荆州、兖州刺史。于兖州诸村设楼悬鼓以防盗贼。复以镇压氐人杨灵珍功除梁州刺史。宣武帝时,官扬州刺史,阻梁军北上,有功。孝明帝时,曾攻柔然。六镇起事,崇以北讨大都督率军镇压,兵败免官。后官至相州刺史。在官明于决断,然性好财货,聚敛巨万,为时论所鄙。卒谥武康。


【介绍】:

十六国时北燕范阳人。仕冯跋为吏部尚书、石城太守。后降魏,官至北幽州刺史。卒谥襄。


【生卒】:536-583

字永隆,询弟。仕北周位至开府仪同三司,封公爵。杨坚执政,崇为怀州刺史。初欲响应尉迟迥。以叔父穆及兄询附坚,遂叹息而罢。隋初,为幽州总管,屡破突厥,颇著威名。后被突厥围于沙城,拒降,战死。谥壮。(,参见《北史》)


【介绍】:

十六国时北燕范阳人。仕冯跋为吏部尚书、石城太守。后降魏,官至北幽州刺史。卒谥襄。


猜你喜欢

  • 张无梦

    【介绍】:宋凤翔府人,字灵隐,号鸿濛子。师事陈抟,多得微旨。与种放、刘海蟾为方外友。游天台,登赤城,庐于琼台观。真宗召对,授著作郎,辞之。赐还山,令台州给著作郎俸以养老。有《琼台集》。

  • 李瞻

    【生卒】:?——1161蓟州玉田(今属河北)人。辽天祚帝天庆间,中进士,官至平州望云令。降金,授兴平府判官,除大理少卿。从完颜宗望南伐,为汉军粮料使。金兵围汴,宋人请割河北三镇,瞻等略定怀、卫等州,汤

  • 杨大雅

    【生卒】:964—1032【介绍】:宋杭州钱塘人,本名侃,避真宗旧名改,字子正。杨覃从子。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好学自信,文风质朴。真宗咸平中为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因无所阿附,为权臣丁谓、王钦若所不悦,二

  • 卢景亮

    【生卒】:?-806字长晦,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举进士入仕。拜右补阙,数上书谏德宗,为宰相李泌所劾,贬朗州司马,废抑二十年。宪宗时,由和州别驾召还,官至中书舍人。著《三足记》、《答问》。【介绍】

  • 白彧如

    【介绍】:明末清初江南通州人,流寓太仓。白珏子。善弹琵琶,好为新声。吴伟业曾于王时敏南园听其弹奏述明末时事之新曲,为作《琵琶行》,时有人比作白居易《琵琶行》。

  • 王思训

    【介绍】:清云南昆明人,字畴五,号永斋。康熙四十五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侍读。博极群书,兼工骈文古文。有《滇乘》等。

  • 李邕

    【生卒】:?—727【介绍】:唐宗室。李凤孙。中宗神龙初为嗣虢王。因娶韦后妹为妻,特承宠异,累迁秘书监,改封汴王。韦氏败,刃其妻,议者鄙之,削爵,贬沁州刺史,不知州事。睿宗景云二年,复爵,迁卫尉卿。

  • 苏涣

    【生卒】:?—775【介绍】:唐人。少喜剽盗,善用白弩,巴中号为白跖。后折节向学,及进士第。累迁侍御史。湖南观察使崔瓘辟为从事。瓘遇害,涣走交广,与哥舒晃反,兵败被杀。

  • 杨纂

    【生卒】:512—571【介绍】:北周广宁人。少习军旅,尤工骑射。初从高欢起兵,官武州刺史。后归宇文泰,从解洛阳围,预河桥、邙山之战,军中咸推其勇。武帝时封陇东郡公,累进位柱国大将军,官至华州刺史。

  • 杨昭

    【生卒】:584-606炀帝长子。大业元年立为皇太子。有武力,能开强弓。自奉俭朴。卒。谥元德。(,参见《北史》)【生卒】:579—606【介绍】:隋宗室。炀帝长子。有武力,能引强弩。性冲和,未尝忿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