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道
【生卒】:?-819
纳子。师古死,继位,任淄青节度留后诸职,继续保持割据状态。元和十年遭官军围攻,其部将刘悟反戈,被杀。(,参见《新唐书》)
【生卒】:?—819
【介绍】:
唐时高丽人。李师古异母弟。师古死,为留后。王师讨蔡,师道使人烧河阴仓、断建陵桥以援蔡。又使人杀武元衡、伤裴度。蔡平,讽令割地质子,师道上书以军不协为解。帝怒,诏诸军进讨。师道昏庸,政事皆决于群婢,终为部将刘悟所杀。
【生卒】:?-819
纳子。师古死,继位,任淄青节度留后诸职,继续保持割据状态。元和十年遭官军围攻,其部将刘悟反戈,被杀。(,参见《新唐书》)
【生卒】:?—819
【介绍】:
唐时高丽人。李师古异母弟。师古死,为留后。王师讨蔡,师道使人烧河阴仓、断建陵桥以援蔡。又使人杀武元衡、伤裴度。蔡平,讽令割地质子,师道上书以军不协为解。帝怒,诏诸军进讨。师道昏庸,政事皆决于群婢,终为部将刘悟所杀。
【生卒】:?—1629【介绍】:明山东掖县人。为户部主事,谄媚魏忠贤,三年间骤升至右都御史。巡抚蓟辽。崇祯二年以克饷致蓟卒鼓噪,乃置毒饭中,欲诱而尽杀之,诸军大乱。帝命巡按核实,论死。
【介绍】:明浙江浦江人,字仲持。郑濂弟。胡惟庸以罪诛,有诉郑氏与胡交通,吏捕之,湜与濂争入狱,太祖义而宥之,擢湜为福建左参议,有政声。南靖民乱,诖误者数百家,湜言于诸将,尽得释免。居一岁,入觐,卒于京
【生卒】:?—1687【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伊尔根觉罗氏。顺治六年,从攻大同姜瓖。旋下浙江,克舟山,移兵福建攻郑成功。三藩之乱时,赴江西讨耿精忠等。官至正黄旗蒙古都统,列议政大臣。
【生卒】:1779——1846字芝龄。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嘉庆进士。历官至吏部侍郎兼管国子监、顺天府尹、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先后多次主持会试及陕甘、江西、浙江、顺天乡试;督贵州、浙江、江西诸省学政;
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受宠,后因不肯屈居徐氏之下,失宠,早卒。
【生卒】:1637——1704字奋斯。福建莆田人。历官至工科给事中、广西巡抚、广东巡抚。“三藩之乱”时,拒绝出任耿精忠部官职。康熙中,屡上疏劾不法官吏、论及吏治、考试。善治刑狱,主张轻徭减税,所至多有
【介绍】:北魏范阳涿人,字仲儒,小字白头。专经为学,居无所业,惟在注解。为节闵帝国子博士。尝注《周易》、《尚书》、《孝经》、《论语》等,尝为高澄讲《易》。又好佛,通大义,诵《高王观世音经》,行于世。东
【生卒】:745—805【介绍】:唐京兆万年人,字城武。代宗大历中,累授使府监察御史、陇州行营留后事。德宗建中末,朱泚叛,皋连拒朱泚伪命,迭斩其使,拜奉义军节度。贞元元年,代张延赏为剑南西川节度使。经
【生卒】:586—659【介绍】:隋至唐初僧。俗姓朱。隋文帝仁寿中,于邓州大兴国寺出家。隋末丧乱,独守寺宇,得以无损。唐初归邓州,隐于北山十余年,有异迹,合州礼事之。复出住大兴国寺,声闻吴蜀间。高宗永
【生卒】:410—469【介绍】:南朝宋河东汾阴人,字休达。世为强族,少以勇闻。仕北魏为雍、秦二州都统。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率众南归降宋,求北还构扇河、陕。后从武陵王刘骏为将,为北弘农太守。元嘉末刘骏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