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琰
【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
【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
【介绍】:唐汾州人,一说虢州弘农人。富文辞,善书画,有力绝人,世称三绝。高宗时,为东台详正学士。有三子,宋之问工文辞,宋之悌有勇力,宋之精书法,人称皆得父一绝。有集。
【介绍】:三国吴人。相传有道术,火之不焦,刃之不伤。吴主亲试之,积荻数千束,令光坐其中,因猛风燔之。火尽,端坐灰中,振衣而起,手执书卷。吴主取视其书,不能解也。
【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弋云,号鹫峰。顺治五年举人,工草书,善山水。尝与契友结诗画社于两峰三竺间,有“鹫山十六子”之目。
【生卒】:?—695【介绍】:唐豫州安城人,字汝良。弱冠举进士。武则天延载初任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宴宰相,诏各述书传中善言,允元日:“耻其君不如尧舜。”武三思以为语有指斥,纠而驳之。则
南朝宋、齐时人,字子震,祖籍吴兴(今属浙江)。宋时为晋平郡太守,清廉自立,褚渊称其见可欲而心能不乱。历迁太子领军长史、廷尉。(,参见《南史》)【介绍】:南朝齐吴兴武康人,字子震。宋明帝、后废帝时,为仪
【生卒】:约1816—1863【介绍】:名一作正财。湖南祁阳人,一作广西人。本以贩运木材、粮食为业。咸丰二年在岳州参加太平军。杨秀清任之为典水匠,管理船队。至武汉后,受杨秀清命,掌管水营。咸丰三年封恩
【介绍】:明浙江钱塘人,字辅卿,号冶山。嘉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迁直隶广平府知府。尝单骑巡行属邑。郡多盗,捕治首领而解散其余众。时河北诸郡饥,开仓赈济,全活甚多。治行为河朔之最。
【生卒】:1238—1292【介绍】:宋徽州休宁人,字元京。以荐入太学。宋亡,隐居海宁山中,誓不复仕,杜门吟咏,自号艮山。有《艮山集》。
【介绍】:五代时舒州宿松人。周本子。徐知诰将受禅,众以本名位隆重,讽之使劝进。本已年老,弘祚惧家祸,遂代署表上之。临川王濛废居和州,走诣本,弘祚闭中门,令外执濛告之,濛遂诛死。
【生卒】:?——1697姓李佳。满洲正红旗人,觉善第三子。历官至正红旗蒙古都统、兵部尚书、列议政大臣。“三藩之乱”时,率部征战于浙江、福建,屡败耿精忠及郑锦部,攻克仙居、黄岩、处州。康熙二十九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