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玄奘

玄奘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猜你喜欢

  • 落下闳

    西汉武帝时人。本为巴郡隐士,明数学历算。前104年,太史令司马迁、星官邓平等奉命制订汉历,他因精于历算被召入京参与造历工作。唐都负责天文,他负责运算。同年新历造成,经复核测试,晦朔弦望均与天体实际运转

  • 王稚

    【介绍】:东汉广汉郪人。王堂子。清行不仕。

  • 斋萨穆

    【生卒】:?——1642官三等轻车都尉。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从贝勒阿巴勒攻略明地,入黄崖口,战死于蓟州之役。

  • 王应奇

    【介绍】:明浙江杭州人。得父谦之传,善画梅花。

  • 周长孺

    【介绍】:宋澶渊人,字士彦。登进士第。为卫州共城令。性刚,遇事辄发。后师邵雍,得其教谕,遂淡然若无意于世者。英宗治平末,以都官员外郎知普城县,卒。

  • 邓辅纶

    【生卒】:1818—1893【介绍】:清湖南武冈人,字弥之。咸丰元年副贡。曾入南昌围城中省父,一度率兵镇压太平军。以曾国藩荐擢至道员。少与王壬秋交好,壬秋遍研群学,辅纶专治文史,后俱以诗名。邓诗全学《

  • 唐景崧

    【生卒】:1841——1903字维卿。广西灌阳人。同治进士。历官吏部主事、福建台湾道、台湾巡抚。中法战争时,先赴越说刘永福还附内地,后人关募勇立景字军,屡败法军,赐号“霍伽春巴图鲁”。中日甲午战争时,

  • 崔赜

    【生卒】:550—618【介绍】:隋博陵安平人,字祖濬。文帝开皇初得秦王荐,射策得高第,授校书郎转协律郎,为太常卿苏威所敬重。尝为河南王、豫章王侍读。炀帝大业中奉诏撰《区宇图志》、《东征记》。后除越王

  • 张泽楘

    【介绍】:清江苏华亭人,字道復,号文五。康熙四十一年举人,授盐城教谕。纵情诗酒,善画花鸟,绘墨荷野凫尤工。亦能诗。有《芳草斋集》、《喁集》、《滇海从亲集》。

  • 赵好德

    字秉彝,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由安庆知府历任户部侍郎、尚书、吏部尚书。帝曾召与四辅官入内殿,议论治理天下之道,命画史图像于宫中。终陕西参政。子毅,永乐中,官至工部侍郎。【介绍】:明河南汝阳人,字秉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