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安石

王安石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生卒】:1021——1086

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举进士。历任州县官。嘉祐中,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要求变法,未被采纳。熙宁二年(1069),以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次年,升宰相。新法为司马光等反对,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八年(1075),复相。次年,再罢相,退居江宁,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哲宗立,加司空。曾与其子雾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颁之学官。晚年撰《字说》。善散文、诗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赠太傅。绍圣中,谥文。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生卒】:1021——1086

字介甫,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举进士。历任州县官。嘉祐中,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要求变法,未被采纳。熙宁二年(1069),以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次年,升宰相。新法为司马光等反对,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八年(1075),复相。次年,再罢相,退居江宁,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哲宗立,加司空。曾与其子雾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颁之学官。晚年撰《字说》。善散文、诗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卒,赠太傅。绍圣中,谥文。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


猜你喜欢

  • 夏侯碎金

    【介绍】:唐滑州胙城人。刘寂妻。父失明,求与夫绝,归侍父疾。五年父亡,居丧哀毁,被发徒跣,负土作冢,庐其左。寒不衣棉,日一食者三年。诏旌门闾。

  • 崔氏

    【介绍】:五代时博陵人。王延翰妻。陋而淫,性嫉妒。延翰多选良家子为妾,崔氏择其美者幽于别室,系以大械,刻木为人手击其颊,又以铁锥刺之,一年死者八十四。后病卒。

  • 刘乃大

    【介绍】:清山阳人,字有容。诸生。雍正时保举任四川郫县知县,官至成都知府。善画山水,用笔圆劲豪迈。

  • 孔嗣之

    【生卒】:?—496【介绍】:南朝齐鲁郡人,字敬伯。宋时与萧道成(齐高帝)俱为中书舍人。后自庐江郡守去官,隐居钟山,朝廷以为太中大夫,卒。

  • 裴廷裕

    【介绍】:唐绛州闻喜人,字膺馀。僖宗中和二年进士。昭宗乾宁中,在内庭,文书敏捷,号下水船。历迁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右补阙。后贬湖南。有《东观奏记》。

  • 解元

    【生卒】:1089——1142字善长,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德清砦人。起于行伍。建炎三年(1129),苗傅、刘正彦之乱,从韩世忠追击,擒正彦于浦城。绍兴四年(1134),金、伪齐合兵进犯,智擒金将,任同

  • 曹修古

    【生卒】:?—1033【介绍】:宋建州建安人,字述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为监察御史,颇多建言,所至以直气闻。仁宗朝累官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会刘太后临朝,太后兄

  • 桓元卿

    【介绍】:东汉沛郡人。桓荣族人。家贫困,讥荣苦读无用。后荣为太常,自叹农家子短视无知。

  • 吴炯

    字晋明,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历任杭州推官,兵部主事、光禄丞。乞假归。性格恬静端正耿直,不骛荣利。家居十二年,复官。天启中,累迁至南京太仆卿。魏忠贤党追究他庇护顾宪成,落职

  • 刘元珍

    字伯元,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历官南京礼部郎中、职方郎中。三十三年京察,抗疏弹劾沈一贯,革职。光宗即位,起光禄少卿,又上疏言刘国缙不宜任东路巡抚,采纳。卒官。【生卒】: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