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杲

王杲

【生卒】:?—1575

【介绍】:

明建州女真首领之一。嘉靖间为建州右卫都指挥使。通汉语文。屡攻扰辽东,前后杀死明将校黑春以下数十人。万历二年,为李成梁所败,逃往南关。次年,为都督王台缚送明军,处死。


【介绍】:

明山东汶上人,字景初,号蒲湾。正德九年进士。授临汾知县。治行为山西第一。嘉靖间为户部右侍郎,赈河南饥,屡请发帑量口给食,全活无算。寻总督漕运,以军民困敝,请改折两年漕运十之三,以所省转输费治运艘,勿重困军民。官至户部尚书,以诏买龙涎香,久而未获,受诬陷,下狱戍雷州,卒于贬所。


【生卒】:939—1002

【介绍】:

宋齐州人。后周显德中应募为卒。宋初,参与征泽、潞,平扬州,有战功。后隶大将郭守文部,督军饷途中杀契丹兵,以功补都军头,领勤州刺史。为西川招安使,镇压李顺起事,拜唐州刺史。真宗咸平五年,出为亳州永城县都监。


【生卒】:939——1002

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后周显德中,应募为卒。入宋,征泽潞,平扬州,皆应选从行,立战功,迁马军副都军头,屯并州。历龙卫右第二军都虞候、唐州刺史等。为石隰副部署,以转饷河西失期,降右千牛卫大将军。咸平五年(1002),出为永城县都监,被召,以疾不行,卒。


【生卒】:?——1575

种族不详。通番、汉语言文字。嘉靖间(1522——1566)为辽东建州右卫都指挥使。多次侵盗明朝边地。先后杀明军指挥、守备、把总诸官数十人。万历(1573——1619)初年,纠合土默特诸部大举进犯辽、沈,明总兵李成梁率军大败之。万历三年七月,被哈达王台捕送于明,砾于市。


字景初,汶上(今属山东)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临汾知县。升御史,巡视山西茶马。嘉靖时,累官户部尚书。掌邦计,事无不办,帝深倚赖。后召买龙涎香,他久拖不进,帝以此不悦。给事中马锡弹劾他受贿,斥为民。卒于雷州戍所。隆庆初,复官,赠太子太保。


【生卒】:939—1002

【介绍】:

宋齐州人。后周显德中应募为卒。宋初,参与征泽、潞,平扬州,有战功。后隶大将郭守文部,督军饷途中杀契丹兵,以功补都军头,领勤州刺史。为西川招安使,镇压李顺起事,拜唐州刺史。真宗咸平五年,出为亳州永城县都监。


猜你喜欢

  • 杨珧

    【生卒】:?—291【介绍】:西晋弘农华阴人,字文琚。杨骏弟。与兄杨骏、弟杨济势倾天下,时人号曰三杨。历位尚书令、卫将军。得幸于武帝,时望在骏前。以兄贵盛,惧祸,屡乞逊位。晚年合朋党,谗毁齐王司马攸。

  • 杜颙

    【介绍】:北魏京兆人,字思颜,杜铨族孙。起家北中府录事参军。孝明帝正光中,迁盱眙太守,带大徐戍主。元法僧自称帝,颙逃免。孝昌中为西征军司,行岐州事。萧宝寅在长安称齐帝,颙据州不从。历东荆州刺史,岐州刺

  • 崔景儁

    又名逸,辩长子。通经学,行为方正,孝文帝赐名逸。参定朝仪。为国子博士,常奉诏独进。博士特命,由逸始。位至廷尉少卿。卒。(,参见《北史》)

  • 田告

    【介绍】:名或作诰。宋齐州历城人,字象宜,号睽叟,时称东鲁逸人。笃学好文。尝学诗于陈抟,诗风清丽。每构思必匿深草中,绝不闻人声,俄自草中跃出,即成一篇。聚学徒数百人,举进士至显达者接踵而至,以故闻名于

  • 荣涟

    【介绍】:清道士。江苏无锡人,字三华,号涧泉,又号听松山人。少孤,多病,奉母命入明阳观为道士。康、雍间居锡山之麓,绕室植梅,名香雪亭。工诗画,善行草,与县人杜诏及僧妙复交善,称九峰三逸。

  • 孙奭

    【生卒】:962—1033【介绍】:宋博州博平人,徙居郓州须城,字宗古。太宗端拱二年“九经”及第。为莒县主簿。历国子监直讲、工部郎中,擢龙图阁待制,力谏真宗迎天书、祀汾阴事,出知密、兖等州。仁宗时为翰

  • 韦瓒

    【介绍】:隋京兆杜陵人。文帝开皇三年,京师仓廪空虚,瓒官仓部侍郎,受诏监河漕之运,向蒲、陕以东,募人能于洛阳运米四十石,经砥柱之险,达于常平者,免其征戍。后官至司农少卿、尚书右丞,封南皮县伯。

  • 梁昕

    【介绍】:北周安定乌氏人,字元明。初为萧宝夤行台参军,镇压万俟醜奴,有功。后从尔朱天光,拜右将军、太中大夫。宇文泰见而赏异之,授右府长流参军。从战弘农、沙苑累迁东荆州刺史,流民归附之。武帝天和初拜工部

  • 陆琼

    【生卒】:537—586【介绍】:南朝陈吴郡吴人,字伯玉。幼聪慧,能诗善弈,号为神童。武帝永定中,州举秀才。文帝天嘉中,以文学累迁尚书殿中郎,深为赏识。宣帝太建中,为给事黄门侍郎,转中庶子,领大著作,

  • 杜玉兴

    【生卒】:1884—1911【介绍】:清末广东南海人。字凤书。早年家贫弃学,在香港、新加坡工厂做工,逐萌反清思想。后在新加坡入同盟会。清宣统三年初从香港至广州,参加4月27日广州起义,随黄兴攻打督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