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褒

王褒

字中美,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为长沙学官,迁永丰知县。永乐中,与修《永乐大典》,升汉王府纪善。


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七岁能文。博综文史,工于草隶。仕梁起家秘书郎。梁元帝召至江陵,为左仆射。劝帝还建康,未准。随帝降西魏。宇文泰称为舅氏,位仪同三司。周明帝、武帝引置左右,论诗讲玄学,皆敬其才学。建德时,常参议朝政,书写诏令。为太子少保,出为宜州刺史。(,参见《梁书》,《北史》,《南史》)


字子渊,西汉蜀(郡治今成都)人。以辞赋著称。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召见,使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以颂汉德,后传之于京师,为宣帝所闻,被征召擢为谏大夫。又侍太子,作《甘泉》、《洞箫颂》。后宣帝使往益州祭祀,死于道。


【生卒】:?—1416

【介绍】:

明福建侯官人,字中美。博极群书,少有诗名。洪武中领应天乡荐,历长沙学官、永丰知县。永乐中与修《大典》,擢汉王府纪善,好汲引士类。工诗文,为闽中十才子之一,然其诗殊乏才情。


【介绍】:

北周琅邪临沂人,字子渊。王规子。博览史传,尤工属文。仕梁起家秘书郎。梁元帝时拜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随梁元帝降西魏,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入北周,为内史中大夫、小司空。明帝好文学,以褒与庾信才名最高,特加亲待。武帝亦重之。官至宜州刺史,卒年六十四。有《王司空集》辑本。


【介绍】:

西汉犍为资中人,字子渊。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请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等诗,荐褒有轶才。为《圣主得贤臣颂》,擢为谏大夫,后遣祀益州神,死于途。褒以辞赋著称,有《甘泉宫颂》、《洞箫赋》等。


字子渊,西汉蜀(郡治今成都)人。以辞赋著称。宣帝时益州刺史王襄召见,使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以颂汉德,后传之于京师,为宣帝所闻,被征召擢为谏大夫。又侍太子,作《甘泉》、《洞箫颂》。后宣帝使往益州祭祀,死于道。


猜你喜欢

  • 关注

    【介绍】:宋钱塘人,字子东,号香岩居士。关景仁子。高宗绍兴五年进士。任湖州教授,与胡瑗之孙涤收集瑗遗书,得《易解中庸义》;又辑《胡先生言行录》。官至太学博士。有《关博士集》。

  • 汉昭帝

    【生卒】:前94—前74即刘弗陵。汉武帝少子。前87年即位。初即位,年仅八岁,以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在位期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废除律外苛税,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吏治,平理刑狱。召开盐

  • 刘夔

    【介绍】:宋建州崇安人,字道元。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知陕州、广州,皆有廉名。河北大水,民多流入京东,夔以给事中、枢密直学士知郓州,发廪赈饥,赖以全活者甚众。累官工部侍郎,知福州、建州,以户部侍郎致

  • 裴宣

    【生卒】:454-511字叔令,骏子。举秀才至京都。李冲、李訢皆重其才学。孝文帝初,为尚书主客郎,接待南使。迁员外散骑侍郎。宜武帝时,位至征虏将军,益州刺史。善于绥抚,处事干练果断,颇得羌,氐等部信服

  • 吴希贤

    【生卒】:1437—1489【介绍】:明福建莆田人,名衍,以字行,改字汝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幼敏异,精《毛诗》。性豪迈负奇气。尝预修《英宗实录》,以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卒官。有《听雨亭稿》。

  • 赵彦

    【介绍】:明云南赵州人。宣德中知四川高县,以廉惠得民心。郡守嫉之,削其籍。后芒部民变,拒招抚,宣称惟听赵彦招降。有司辟赵彦往谕,民变遂息。

  • 钱鍪

    【介绍】:宋人。宁宗庆元间知衡州,时赵汝愚谪永州,至衡州病作,为鍪所窘,暴卒,天下闻而冤之。

  • 房景伯

    【生卒】:478—527【介绍】:北魏清河绎幕人,字长晖。以孝闻,李沖典选,拔为奉朝请。累迁齐州辅国长史,行州事。后除清河太守。迁司空长史,以母疾去官。母死,居丧得疾而卒。

  • 吴霁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倬云,号竹堂。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历主湖北书院、苏州平江书院讲席。工诗及古文。善画山水,晚年所作兰竹尤妙。有《晚翠楼集》。

  • 汪深

    【介绍】:宋饶州鄱阳人,字所性。为胡方平之友。尝作《周易占例》,自为之序,多发朱熹之所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