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应钤
字旂叟,丰城(今属江西)人。开禧进士,为永新尉,与长官争辩。替贫民免租税,并执犯法郡吏入狱。迁知崇仁县,废除乡吏勒索,校正户籍,均平赋役。召为金部郎官,入见,疏论今有朝行暮改之弊病、欲变上玩下慢之积习,未见其可能。出为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擢大理少卿。应钤为官光明磊落,正直无阿,见义勇为,举荐不徇权贵;所著有《西堂杂著》十卷及《对越集》四十九卷。
字旂叟,丰城(今属江西)人。开禧进士,为永新尉,与长官争辩。替贫民免租税,并执犯法郡吏入狱。迁知崇仁县,废除乡吏勒索,校正户籍,均平赋役。召为金部郎官,入见,疏论今有朝行暮改之弊病、欲变上玩下慢之积习,未见其可能。出为直宝谟阁、湖南转运判官兼安抚司,擢大理少卿。应钤为官光明磊落,正直无阿,见义勇为,举荐不徇权贵;所著有《西堂杂著》十卷及《对越集》四十九卷。
【介绍】:清安徽桐城人,字侍乔。副贡生。乾隆间官歙县教谕,迁滁州学正。治经学,精天文及算学,学者称华严先生。曾创制燥湿表,能预报天气。有《开方捷法》。
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后周显德进士,为永宁县主簿。入宋,累迁殿中丞、知歙州。坐事左迁绛州团练使。在歙州,尝以所著诗刻于石,传入禁中,太宗见之召至,擢虞部员外郎,直史馆。端拱初,以太常少卿充官告国信副
字亨伯,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举进士。知莘县,有治绩。忤蔡京,罢归。旋知商州、兴元府,历左司员外郎、给事中、徽猷阁待制等。宣和中,加龙图阁直学士,经制七路,治于杭州。他创议所属县计公私出纳,量增其赢,
字弘都,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汝阴太守颜默子。少有操行,以孝闻名。双亲及兄亡故,嫂樊氏眼失明,含侍奉至心,为世人所称。初为司马越太傅参军,历上虞令、东阳太守。谋讨苏峻有功,封侯,授侍中。累迁光禄
【介绍】:隋人。王通门人。从通习六经之义,受王佐之道。
【生卒】:1326——1395字鼎臣,濠(治今安徽凤阳)人,与朱元璋同乡。随同元璋起兵征战屡立战功。历官统军元帅、征南将军,信国公。曾有克滁州、取和州、定太平、击败陈野先、平定集庆、随同徐达夺取镇江、
【介绍】:宋陕州夏县人,字武子。司马朴子。父使金被留时所生。有大志,结北方豪族,欲举事。时金太子以都元帅守大梁,将以某日受任。通国谋率壮士劫之,得则举事,因事泄被害。
【生卒】:1785—1859【介绍】:清江苏太仓人,字楚玉,一字伯瑜,晚号颐叟。嘉庆二十四年进士。道光间历任长芦盐运使,云南按察使,浙江布政使及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巡抚。咸丰间奉命办理江苏团练事宜。有
南朝宋时人,南平王刘铄子。嗣封南平王,官至黄门郎,后为前废帝所杀。宋明帝时追赠侍中,谥怀王。(,参见《南史》)
【生卒】:954——1020字坚白,祖籍江陵(今属湖北)人。徙居淄州淄川。太平兴国进士,累官著作佐郎。淳化中,知忠州,李顺遣部将张余攻城,坐失城贬为崇阳令,移鹿邑。后为编修官,与路振同修《两朝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