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公晟
南丹州(今属广西)蛮人,淮辿孙,世忍子。大观元年(1107),其兄公佞被擒。因朝廷用事之臣,贪功生事,进筑平、允、从州,牧文、地、兰、那、安、外、习、南丹八州之地,并为镇、庭、孚、观州及延德军,以公晟为刺史。宣和四年(1122),乞以州事付其侄延丰,愿与其子归朝,诏从其请。绍兴三年(1133),公晟率众围攻观州,焚宝积监。朝廷用广南经略安抚使刘彦适建议,以公晟知南丹州兼溪峒都巡检使、提举盗贼公事,公晟未就职。二十四年(1154),公晟始贡马,率诸蛮来归,遂以莫延沈袭其任。
南丹州(今属广西)蛮人,淮辿孙,世忍子。大观元年(1107),其兄公佞被擒。因朝廷用事之臣,贪功生事,进筑平、允、从州,牧文、地、兰、那、安、外、习、南丹八州之地,并为镇、庭、孚、观州及延德军,以公晟为刺史。宣和四年(1122),乞以州事付其侄延丰,愿与其子归朝,诏从其请。绍兴三年(1133),公晟率众围攻观州,焚宝积监。朝廷用广南经略安抚使刘彦适建议,以公晟知南丹州兼溪峒都巡检使、提举盗贼公事,公晟未就职。二十四年(1154),公晟始贡马,率诸蛮来归,遂以莫延沈袭其任。
【介绍】:北魏人。孝明帝时阉人,为小黄门。每乘间言元叉之恶于帝,叉之出,畅颇有力焉。胡太后反政,未即杀叉,畅惧祸及己,乃启帝,欲诏杀叉。叉妻知而构于胡太后,遂出为顿丘太守,寻被杀。
【生卒】:?—755【介绍】:唐时高丽人。善骑射,少随父至安西从军。玄宗开元末累官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天宝六载,率军平小勃律王,擢安西节度使。后屡败石国。安禄山叛时,以副元帅出征,洛阳陷,退守
【生卒】:?——1198本名蒲鲁浑,中都路胡土爱割蛮猛安人。性温厚,有见识,精于骑射。初为熙宗宫中护卫,渐迁御院通进。海陵王南伐,领隆州诸军,作战出色,受称赞。平窝斡乱,佩金牌,于军前督战,以功授世袭
【介绍】:宋三衢人,字子固。老于儒学,作诗寒苦,赵抃独喜之。
【介绍】:五代时人。后唐明宗初,为枢密直学士,安重诲荐为左谏议大夫。天成四年,除工部侍郎。长兴元年,改户部,寻出刺泽州。后晋高祖天福二年,复为户部侍郎。四年,改兵部。六年,改吏部。后不详。
【介绍】:宋严州淳安人,字自然,号安正。钱时弟子。家贫,杜门不出凡三十余年,究研性理之学。
【介绍】:见伟齐。
刘兴子。嗣位敬王。好学,博通书传,善为文,著《春秋旨义终始论》及赋颂数十篇。【生卒】:?—74【介绍】:东汉南阳人。刘縯孙。嗣北海王。少好学,博通书传,谦恭好士,结交名儒。明帝永平年间,法尚严峻,睦乃
【介绍】:名或作彦真。清江苏嘉定人,初名焱,字蜚文,号农闻,又号复庵。优贡生。受业于钱大昕,与阮元友善。通经史,工小篆,善山水。卒年四十三。有《农闻庵诗钞》。
【生卒】:?——1297阿速部人。初随从征讨李璮,围济南,经历二十余次战斗。后从塔不台南征,在金刚台(今河南商城附近)大败敌军。至元二十四年(1287)随从征讨乃颜,在亦迷河(今属黑龙江),生擒佥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