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匡
【介绍】: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宗辅。工草书、篆隶,与弟董俱有才名。永乐举人。官至贵州道御史。有《二董集》。
【介绍】: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宗辅。工草书、篆隶,与弟董俱有才名。永乐举人。官至贵州道御史。有《二董集》。
【生卒】:607-681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贞观进士。为滕王友时弃职归家,久之,召拜太子司议郎。乾封时副李勣征高丽。总章二年拜东台侍郎,寻同东西台三品。他反对高宗逊位于武后。参知政事期间,数次进谏
【介绍】:东汉人。献帝时侍御史。兴平元年三辅大旱,李傕、郭汜据长安侵暴百姓,致人相食。汶受帝命出太仓米豆作糜粥赈灾民,而死者不减。帝亲加临检,知有司赈灾不实。奏收汶,帝不忍,汶得免死。
【介绍】:清四川华阳人,本名载,字仓醅。家极贫,性绝痴。善画山水,尤好奇景。曾绘一古藤,蔓延两大山头,一人援之而下。凡画类此,人目为怪。载闻之喜,遂自名为怪。兼工花鸟。
【介绍】:西汉涿郡高阳人,字子赣。少孤贫,为人牧羊,能史书。年十三为郡小吏,以高第擢为安定太守。元帝、成帝时,历任县令、郡太守、部刺史、王国相、京兆尹,以廉洁奉公,诛恶不畏豪强,致多次被诬免官。曾镇压
【生卒】:1629——1699字麟伯。云南河阳人。康熙初年进士。历官至左副都御史、浙江巡抚、兵部督捕侍郎。上疏建议台湾改郡县如内地,被采纳。在浙江减驻防旗兵“印子钱”利息,严治豪右衙蠹,疏浚河道,禁革
【生卒】:前52—前7【介绍】:即刘骜。字太孙。西汉皇帝。元帝长子。即位后耽于酒色,宠爱歌女赵飞燕,立为皇后,又以飞燕妹为昭仪。又纵容外戚王氏专政,母舅王凤、王崇、王商、王根及舅子王莽等皆封侯居高位。
后周世宗子。郭威起兵于邺都,被后汉隐帝所杀。后周建立,赠左武卫大将军。
姓姬,名弃。古代周族始祖。相传其母为有邰氏女,因在野外踏巨人脚迹受孕而生。好农耕,善于稼穑,尧、舜时曾任农官,教民耕种,号曰后稷。【介绍】:相传远古时人,名弃。为周族始祖。传说有邰氏女姜嫄踏巨人足迹怀
【生卒】:928—1000【介绍】:宋并州阳曲人,字抱一。后周太祖婿。世宗时从征南唐、契丹,以战功官至殿前都点检,旋解禁卫兵权,加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恭帝时领忠武军节度使。曾资助赵匡胤聘纳孝明
西汉华阴(今属陕西)人。杨敞子,父死,袭爵为安平侯。因其父同霍光等共策立宣帝,月余即死。宣帝初,以父定策功被益封三千五百户。其弟恽,亦以父有功爵被任为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