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熊
南朝齐人,祖籍济阳(今河南兰考北)。博通礼学,每执经讲论,往往与权贵不合,亦终不改操求同,以此仕途坎坷,历年方至尚书左丞,时人叹其屈才。
【介绍】:
南朝齐济阳人。博通礼学。执经议论,往往与时宰不合,亦终不改操求同。故困顿不进,历年方至尚书左丞。
南朝齐人,祖籍济阳(今河南兰考北)。博通礼学,每执经讲论,往往与权贵不合,亦终不改操求同,以此仕途坎坷,历年方至尚书左丞,时人叹其屈才。
【介绍】:
南朝齐济阳人。博通礼学。执经议论,往往与时宰不合,亦终不改操求同。故困顿不进,历年方至尚书左丞。
【生卒】:?—1368【介绍】:元明间南海人。元至正末,聚众据守乡土。明洪武元年,明将廖永忠入广州,敏降。作向导擒获苏世禄有功,授巡检。后为世禄余部所杀。
【生卒】:501-540字景玄,宪子。起家为太尉参军事。后为高欢大行台郎中。欢为子洋娶其女。位至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卒于上党太守任。(,参见《北史》)【生卒】:501—540【介绍】:
【生卒】:?-10字稚游,西汉河内温县(治今河南温县西)人。哀帝祖母傅太后从父弟。哀帝即位,为卫尉,迁右将军。后任大司马,封高武侯。傅太后欲求尊号,他忤太后意,被免职就国。平帝立,王莽专政,免傅家外戚
字尧卿,光实侄。初补衙内都虞候。景德中,知邕州。召左、右江蛮洞三十六诸酋长,谕以恩信,加以抚慰,感泣而去。后知桂州兼管勾溪峒公事,始置溪峒司。州民覆茅为屋,岁多火灾,遂选北军教以陶瓦,又引江水入城,以
【生卒】:?——1832原名恒敏。姓伊尔根觉罗。满洲正蓝旗人。嘉庆初年,任四川打箭炉同知,历官江宁布政使,正白旗汉军副都统。道光中,先后出任哈密、乌什、叶尔羌、西宁办事大臣。大军征讨张格尔叛乱,治办粮
【生卒】:?——1077国舅族人。清宁中,为护卫太保。大康二年(1076),迁知北院枢密副使。明年,规划西南边天池旧堑,立堡坞,正疆界,刻石立碑。迁汉人行宫都部署。死于当年秋。
字安仁,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稍迁直后。好学,待士人恭敬。娶司马子如外甥女,名位渐显。仕北齐,历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官高位重后,骄横躁急,部属意见与其相左,即嗔骂不止。颇受武成帝信任。卒。帝闻报罢
【介绍】:宋咸平人。初为莱阳主簿,累迁颍州司法参军。州民乐氏为盗,会赦,为害闾里,有朱氏募客杀之,法当死。代恕谓法以辅善而禁恶,其罪不当死,朱氏遂得免死。后历吴江、句容二县令。仁宗庆历初卒,年六十九。
字文德,东平原鬲(今山东桓台西)人。性方正纯厚。自给事中至员外常侍。宣武帝授其勇武将军,亮以常侍为清职,勇武为浊号,请改授,帝不准。后历任阳平,汲郡太守,有清白爱民之称。明帝孝昌初卒。(,参见《北史》
【生卒】:718-783初名沄,玄宗子。开元十三年封颍王。安禄山反叛时,拜蜀郡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玄宗亡蜀,璬先赴成都进行安置,后又受诏安抚肃宗。(,参见《新唐书》)【生卒】:718—783【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