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裴行俭

裴行俭

【生卒】:619-682

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幼以门荫补弘文生,贞观中举明经,并从苏定方学兵法。仪凤四年奉诏册送波斯王返国,行程万里,途中擒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降李遮匐,将吏于碎叶城勒石以纪其功。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四十八万大军平突厥之乱,以勋封闻喜县公。曾主选举十余年,知人善任。精通草书,不择笔墨。撰有《草字杂体》、《选谱》诸书。(,参见《新唐书》)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猜你喜欢

  • 公孙耳

    【生卒】:?—前176【介绍】:西汉人。汉五年从高祖。任郎中,击代,斩陈豨。封禾成侯。

  • 完颜元宜

    本名阿列,又名移特辇,本姓耶律,完颜慎思子。初充护卫,符宝郎。海陵王即位,为兵部尚书,正隆六年(1161),以本官领神武军都总管,率军伐宋,渡淮,败宋军于柘皋、和州,迁银青光禄大夫,领新置浙西道都统制

  • 李文缵

    【介绍】: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字绍武,一字梦公,学者称礐樵先生。明末以诸生荐兵部郎中。以谋复明为清吏所系,后得释,遨游四方以终。工诗及书画。有《鹿溪新语》、《赐隐楼集》等。

  • 陈孚

    【介绍】:元台州临海人,字刚中,号勿斋。幼颖悟。世祖时以布衣上《大一统赋》,署为上蔡书院山长,调翰林国史院编修,摄礼部郎中,随梁曾使安南,还授翰林待制。遭廷臣嫉忌,出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历迁衢州、台州

  • 陈居仁

    【生卒】:1129—1197【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安行,号菊坡先生。陈膏子。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为管库兼检讨官。随魏杞使金,从容成礼。迁将作监丞,进秘书丞,论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以集英殿修撰知鄂

  • 钟嗣成

    【介绍】:元汴梁人,居杭州,字继先,号丑斋。尝作《录鬼簿》。收元散曲杂剧作者一百五十二人小传、存剧目四百余种。凡金元杂剧,名人仕履,考订颇详。卒于明初。所作杂剧《钱神论》等已佚。

  • 崔祐甫

    【生卒】:721-780字贻孙,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人。举进士。任中书侍郎,常受宰相常衮压制,被贬为河南少尹。到职之前,德宗即位,起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主持选举,择拔八百余人为官,时论称其公正。又与

  • 松林

    【生卒】:?——1900姓巴雅尔。满洲镶黄旗人。初为笔帖式,官历给事中,顺天府府尹,内阁侍读学士,先后出任临安知府、云南粮储道、山东布政使。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防守东直门,英勇抗敌,战死。

  • 牟献

    【生卒】:1227—1311【介绍】:宋隆州井研人,徙居吴兴,字献甫,一作献之。牟子才子。以父荫累历浙东提刑、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宋亡,不出,与子应龙自为师友,讨论经学,学者称陵阳先生。有《陵阳

  • 汪莱

    【生卒】:1768—1813【介绍】:清安徽歙县人,字孝婴,号衡斋。博通注疏,尤精历算,通中西术。嘉庆十二年,以优贡生入国史馆纂修天文、时宪二志。书成,选授石埭教谕。有《衡斋算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