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许衡

许衡

【生卒】:1209—1281

【介绍】:

元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生卒】:1209——1281

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读经书,家贫无书,便借书手抄。后与姚枢窦默等读程朱之书。1254年为京兆提学,郡县皆建学校。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被召至京师。至元二年(1265)受命议事中书省,上《时务五事》,提出“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的主张。六年,与徐世隆定朝仪,与刘秉忠定官制,为中书左丞。八年,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择蒙古贵族子弟教之。十三年,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新制仪象圭表、日测晷景,编定新历《授时历》。病逝,追封魏国公,谥文正。


【生卒】:1209—1281

【介绍】:

元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生卒】:1209——1281

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幼读经书,家贫无书,便借书手抄。后与姚枢窦默等读程朱之书。1254年为京兆提学,郡县皆建学校。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被召至京师。至元二年(1265)受命议事中书省,上《时务五事》,提出“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的主张。六年,与徐世隆定朝仪,与刘秉忠定官制,为中书左丞。八年,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择蒙古贵族子弟教之。十三年,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新制仪象圭表、日测晷景,编定新历《授时历》。病逝,追封魏国公,谥文正。


【生卒】:1209—1281

【介绍】:

元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猜你喜欢

  • 费扬古

    【生卒】:1645——1701姓栋鄂。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三等伯鄂硕之子。顺治末年袭爵,历官至领侍卫内大臣,列议政大臣,右卫将军。进封一等公爵。“三藩之乱”时,从征吴三桂叛军于江西、湖南各地,屡战胜。

  • 孔道存

    【生卒】:?—466【介绍】:南朝宋会稽山阴人。累官黄门吏部郎,南郡太守。宋明帝泰始二年,晋安王刘子勋自称帝号,道存举兵应之,事败,自杀。

  • 徐泽

    【生卒】:?——1629字兑若,襄阳(今属湖北)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遵化知县。清兵陷城,殉难。赠光禄丞。

  • 逊塔

    【生卒】:?—1666【介绍】:清满洲镶蓝旗人,觉尔察氏。安费扬古孙,父名硕尔辉。崇德时松山之役击败明洪承畴军。入关后从攻李自成、张献忠军,又从定云南。累官本旗都统,封一等男。康熙四年卒,谥忠襄。

  • 努三

    姓瓜尔佳。隶吉林满洲正黄旗。初为侍卫,历官至正蓝旗护军统领,领侍卫内大臣兼正蓝旗满洲都统。乾隆中,先后从征下瞻对头人班滚、准噶尔、小和卓木霍集占诸部叛乱,军前任参赞大臣。同何国宗赴伊犁测绘地图、督巴里

  • 艾可叔

    【介绍】:宋抚州临川人,字无可,号山。度宗咸淳四年进士。历官西台中丞。入元不仕。有《文江讲艺集》。

  • 汪新

    【生卒】:1726—1798【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又新,号芍陂。乾隆二十二年进士,由编修累迁掌印给事中。三十五年,提督福建学政。嘉庆初,官至湖北巡抚,参与镇压白莲教起义,卒于军营。谥勤僖。

  • 崔彧

    【介绍】: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文若。少逢沙门,授以《素问》及针灸甲乙经,遂善医术。中山王元英子元略病,王显等诸医不能治,彧针之,抽针即愈。为人仁恕,广教门生,令多救治。官冀州刺史。

  • 杨渥

    【生卒】:?-921字奉天,杨行密长子。唐末任宣州观察使。行密卒,继立,自称吴王。继续割据江淮,对抗后梁王朝。后为部将张颢所杀。弟隆演称帝,追谥为景帝。(,参见《新五代史》)【生卒】:886—908【

  • 胡承珙

    【生卒】:1776——1832字墨庄。安徽泾县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御史、给事中至福建分巡延建邵道、署台湾兵备道。屡上疏论时政,多见施行。研究经学,尤专心于《毛诗传》。著有《毛诗后笺》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