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禹
【介绍】:
宋青州人。仁宗时以平民上书,言西夏元昊必反,宰相以其狂言,徙建州。后元昊果反,禹讼所部,不受,逃至京自理,宰相怒,下禹开封狱。开封府司录司事陈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帝释禹,赏为徐州推官。
【生卒】:?—约前100
【介绍】:
西汉扶风斄人。武帝时,以刀笔吏累迁为御史、廷尉。治狱严峻,与张汤共定律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后免官,复为廷尉,以廉傲称,绝请托,无食客。后以年老,徙为燕相。数岁,以悖乱罪,免归,卒于家。
【介绍】:
宋青州人。仁宗时以平民上书,言西夏元昊必反,宰相以其狂言,徙建州。后元昊果反,禹讼所部,不受,逃至京自理,宰相怒,下禹开封狱。开封府司录司事陈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帝释禹,赏为徐州推官。
【生卒】:?—约前100
【介绍】:
西汉扶风斄人。武帝时,以刀笔吏累迁为御史、廷尉。治狱严峻,与张汤共定律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后免官,复为廷尉,以廉傲称,绝请托,无食客。后以年老,徙为燕相。数岁,以悖乱罪,免归,卒于家。
【生卒】:444—447字思光,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州举秀才,以对策中第授尚书仪曹郎,历官至司徒左长史。善为文,文辞不拘一格,独与众异。儒、道、佛兼通,善言玄理。建武四年卒,有文集《玉海》传世
南昌(今属江西)人,淮安知府。被诬当罢官,百姓乞留任。宣帝允。正统中,越级提升广东布政司。【介绍】:明南昌府南昌人,字务本。永乐间举人。宣德中知淮安府,赈灾有方,全活甚众。后被诬当罢,民为之请,诏复留
字玉采。山西汾阳人,居西官村。在乡中有义行。顺治六年(1649)率村人抗拒姜瓖之乱。救赵氏孤儿,助其诉讼复仇。九十一岁卒。
【介绍】:唐河东人,字日彰。敬昕弟。进士及第,辟山南东道节度府,擢谏议大夫。武宗时,御史平吴湘狱,得罪宰相,晦上疏极道是非,不少回纵。宣宗大中中,历御史中丞、刑部侍郎、浙西观察使,徙兖州节度使,以太子
【生卒】:?——1881湖南凤凰厅(今凤凰县)人。幼时为文氏养育,姓文名龙德。行伍出身。历官把总、副将至贵州镇远镇、威宁镇总兵、贵州提督。咸丰、同治间,从和春、张国梁等镇压太平军,转战江宁、安徽、福建
【生卒】:892——962开封浚仪(今属河南)人。少精天文之学。后晋天福中,为滑州司户参军。后汉乾祐中,李守贞镇蒲津,怀有异志,修己屡以祸福相劝,守贞不听,遂以疾辞归乡里。后郭威镇邺,奏为参军谋。时,
【介绍】:南朝宋颍川鄢陵人,字景猷。性豪丽,服玩奢华。任御史中丞时尝奏治颜竣与王僧达共谋。出为南东海太守,卒于官。
【生卒】:?——1234字会子,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以父任调上元主簿。中词科,历知广德军,司封郎中、权右司郎中,司农卿兼权兵部侍郎等。附史弥远,为其心腹。嘉定八年(1215),奏请宁宗怀兢业之念,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客玄。师蓝瑛,善画山水林木。
【介绍】:西晋陈留济川人,字孟琚。初为冯翊太守。精于文字训诂。永嘉之乱,弃官西奔,仕于张轨。子孙因居凉土,世传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