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禹
【介绍】:
宋青州人。仁宗时以平民上书,言西夏元昊必反,宰相以其狂言,徙建州。后元昊果反,禹讼所部,不受,逃至京自理,宰相怒,下禹开封狱。开封府司录司事陈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帝释禹,赏为徐州推官。
【生卒】:?—约前100
【介绍】:
西汉扶风斄人。武帝时,以刀笔吏累迁为御史、廷尉。治狱严峻,与张汤共定律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后免官,复为廷尉,以廉傲称,绝请托,无食客。后以年老,徙为燕相。数岁,以悖乱罪,免归,卒于家。
【介绍】:
宋青州人。仁宗时以平民上书,言西夏元昊必反,宰相以其狂言,徙建州。后元昊果反,禹讼所部,不受,逃至京自理,宰相怒,下禹开封狱。开封府司录司事陈希亮言禹可赏不可罪,争不已,帝释禹,赏为徐州推官。
【生卒】:?—约前100
【介绍】:
西汉扶风斄人。武帝时,以刀笔吏累迁为御史、廷尉。治狱严峻,与张汤共定律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后免官,复为廷尉,以廉傲称,绝请托,无食客。后以年老,徙为燕相。数岁,以悖乱罪,免归,卒于家。
【生卒】:?—1368【介绍】:元明间南海人。元至正末,聚众据守乡土。明洪武元年,明将廖永忠入广州,敏降。作向导擒获苏世禄有功,授巡检。后为世禄余部所杀。
【生卒】:?——1232字敬之,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好学,博通经史,善文章词赋;性好野逸,不修仪容,麻衣草履,放纵不羁。作诗数千首,愿终身饥寒流离,往往见于诗篇。正大末,死于洛下。【生卒】:?—约
【生卒】:1277—1346【介绍】:元蒙古克烈氏,字瑞芝。通经史,习诸国语。成宗时,为翰林院札尔里赤,寻授应奉翰林文字,凡蒙古传记,多所校正。历辽州达鲁花赤,以最闻。除益都路总管。
【介绍】:元吉安吉水人。从刘因学,能入其室。有《诗书经疏》。
【介绍】:明河南通许人,字中山。通《春秋》,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上海县学教谕,数迁为邵武府学教授。主考浙江、江西,时称得人。改江津教谕。年七十致仕。
【生卒】:?——1909字莲府。安徽泗州(今泗县)人。光绪进士,援编修。官历直隶布政使、署山东巡抚至直隶总督。整顿山东河务、严考核,厉赏罚。继袁世凯主持北洋,练兵筹饷,奉行无违。巡阅永定河工,请浚下游
金昭祖石鲁子,金景祖乌古迺异母弟。母乌萨扎部人,名达胡末。
【介绍】:明湖广蒲圻人,字象贤。嘉靖二十五年中乡贡。为蒙城、南部知县,后改宾州知州。督兵镇压八寨瑶族起事,升广西、平乐府同知。旋解任归。
赵瑨之子。初事忽必烈潜邸。后从征吐蕃、云南大理。至元七年(1270)创习朝仪,为尚书礼部侍郎。十年,为秘书少监,购求天下秘书。十九年,升昭文馆大学士。二十九年,编《国朝集礼》。卒。追赠云国公,谥文昭。
【生卒】:?—355【介绍】:十六国时前凉国君,字太伯。张重华兄。初为延兴太守,封长宁侯。建兴四十一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重华死,子曜灵立。祚废曜灵,自立为凉州牧、凉公。次年称凉王,年号和平。淫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