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赵鞅

赵鞅

【生卒】:?—前477

即赵简子,又称赵孟。景叔之子。任晋卿,长期执掌国政。其时六卿强大,公室益卑,前514年诛灭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大夫。其后六卿内部互相兼并,以兵击败范氏、中行氏。前494年围范氏、中行氏于朝歌,次年,在铁地誓师,击败护送粮饷给范氏、中行氏的郑兵,范氏、中行氏遂奔齐。赵氏封地进一步扩大,为此后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参见《左传》哀公二年)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猜你喜欢

  • 张遵诲

    【介绍】:五代时魏州人。初事李克用为牙门将。后唐庄宗同光中,为金吾大将军。明宗即位,入为客省使、守卫尉卿,及有事于南郊,为修仪仗法物使。终绛州刺史。郁郁不乐以终。

  • 特依顺

    【生卒】:?——1849姓他塔喇。满洲正蓝旗人,福州驻防。历官至荆州副都统、腾越镇总兵、宁夏将军。道光二十一年(1841)以都统衔赴广东督师,为参赞大臣。后改赴浙江办理军务,驻守省城,任杭州将军。中英

  • 雷妻师氏

    夫死,侍奉舅姑。舅姑死,兄师逵与夫侄窥其财产,逼嫁,县官不能辨曲直,师氏被威逼投井死,谥节。

  • 陈昌积

    【介绍】:明江西泰和人,号两湖。嘉靖十七年进士。官至尚宝少卿,兼翰林院学士。师事王应电,工诗文。有《陈两湖集》和《松风轩藏稿》。

  • 赵叔皎

    【生卒】:?——1128宋秦悼王四世孙。元丰中,为右班殿直,累迁德州兵马都监。靖康以来,刘顺、吕拱等相继谋叛,叔皎皆设方略以擒获。建炎二年(1128),金兵围城,郡檄叔皎率兵抵御,前后六战。江喆与郡守

  • 方自然

    【介绍】:清安徽歙县人。少学道终南山,得医书,遂以医名,治病有神效。卒年八十余。

  • 陈长镇

    【介绍】:清湖南武陵人,字宗五,号延溪。乾隆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告归,道闻母丧,哀痛过甚,至家数月而卒。工诗文。有《白云山房集》。

  • 郑诉

    【生卒】:660—735【介绍】:唐荥州开封人,字季庆。郑敞子。入仕后,历任宋州司功参军、荆州录事参军、太子舍人,贬戎州僰道令,转曹州乘氏令,累迁濮州别驾,官至开州刺史。

  • 马焕

    【介绍】:明淮安府山阳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执法不阿,忤严嵩,下狱。嵩败,起官,以疾归。有《淮南近集》。

  • 许相卿

    【生卒】:1479—?【介绍】:明浙江海宁人,字伯台,晚年自号云村老人。正德十二年进士。世宗即位,授兵科给事中。为给事三年,屡上疏言事,尤极言功臣子弟荫官不及中官厮养,皆不听,遂谢病归。嘉靖八年诏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