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邹元标

邹元标

【生卒】:1551—1624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生卒】:1551——1624

字子瞻,吉水(今属江西)人。九岁通《五经》。弱冠从泰和胡直游,即有志为学。万历五年(1577)进士。观政刑部。后历任吏科给事中、刑部右侍郎。曾抗疏切谏张居正父丧夺情。被贬戍都匀卫。后上时政六事,又被贬官。天启初,首进和衷之说。初立朝,以方严见惮,晚节务为和易。或议他比不上初仕时。元标笑曰:“大臣与言官异。风裁踔绝,言官事也。大臣非大利害,即当护持国体,可如少年悻动邪?”不为危言激论,与物无猜。后魏忠贤擅政,因建“首善书院”,集同志讲学,被严谴,力求去,且上《老臣去国情深疏》。卒于家。崇祯初,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忠介。


【生卒】:1551—1624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生卒】:1551——1624

字子瞻,吉水(今属江西)人。九岁通《五经》。弱冠从泰和胡直游,即有志为学。万历五年(1577)进士。观政刑部。后历任吏科给事中、刑部右侍郎。曾抗疏切谏张居正父丧夺情。被贬戍都匀卫。后上时政六事,又被贬官。天启初,首进和衷之说。初立朝,以方严见惮,晚节务为和易。或议他比不上初仕时。元标笑曰:“大臣与言官异。风裁踔绝,言官事也。大臣非大利害,即当护持国体,可如少年悻动邪?”不为危言激论,与物无猜。后魏忠贤擅政,因建“首善书院”,集同志讲学,被严谴,力求去,且上《老臣去国情深疏》。卒于家。崇祯初,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忠介。


【生卒】:1551—1624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尔瞻,号南皋。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猜你喜欢

  • 李仲寓

    【生卒】:958—994【介绍】:宋江宁人,祖籍徐州,字叔章。李煜子。聪慧能文,多才艺。于南唐封清源郡公。归宋为千牛卫大将军。因宗族百余,贫不能给,上书自陈。太宗怜之,授郢州刺史。在郡十年,为政宽简,

  • 韩贤

    【介绍】:东魏广宁石门人,字普贤。壮健有武用。初随葛荣,荣败,投尔朱荣。荣死,为尔朱度律帐内都督。后为广州刺史。附高欢,拜建州刺史。东魏孝静帝天平初,为洛州刺史。于镇压土民起事时被杀。

  • 刘崐妾吴氏

    【生卒】:?——1730雍正八年,刘崐死于乌蒙之难后,城被攻破,自杀以殉。

  • 丁廷烺

    【介绍】:清浙江嘉善人,字闇臣,一字闇存,号易东。工画,精鉴赏。有《恕斋诗钞》。

  • 韩滂

    【介绍】:唐河南河阳人。韩湘弟。伯父百川无子,从祖韩愈命滂为百川后。强学好文,时少与比。愈为袁州刺史,滂与兄俱从。卒,年十九。

  • 郦道约

    【生卒】:487—549【介绍】:北魏范阳涿县人,字善礼。郦道慎弟。起家奉朝请,迁冠军将军、司徒谘议参军。颇爱琴书。性多造请,好以荣利干谒。晚历东莱、鲁郡太守。

  • 底蕴

    【介绍】:明河南考城人,字汝章。弘治十四年举于乡,正德九年进士,授兴化知县。迁太平府、凤阳府知府,治行为江左第一。升甘肃巡抚。鞑靼扰边,蕴屡出奇兵破之。以劳,疾卒。

  • 苏钲

    【介绍】:明福建建安人,字良声,号竹坡。苏伯厚侄。平生不问世事,有隐逸之风。工吟咏,善楷书,写竹石花木山水,皆极其妙。有《竹坡吟稿》。

  • 王渭

    【生卒】:1777—1817【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惠川。博览强记,尤熟于史,有《五代史职方考》。

  • 香山

    阿速部人。初为宿卫。天历元年(1328),从战宜兴(今属江苏),取胜,为左阿速卫都指挥使。【介绍】:元阿速人。的迷的儿子。事武宗、仁宗,直宿卫。文宗天历初,从战于上都路宜兴,自旦至暮,却敌兵凡一十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