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衍
【生卒】:约前305—前240
【介绍】:
一作驺衍。战国时齐国人。居稷下,曾历游魏、燕、赵等国,见尊于诸侯。燕昭王为筑碣石宫,亲往师之。好谈天文,时人称为“谈天衍”。提出五德转移说,认为每个朝代受土、木、金、火、水五行中一行支配,依五行相克顺序而循环,而兴亡又必有先兆。又提出大九州说,以天下为八十一州,中国仅为其中之一即赤县神州,每九州为一单元,有小海绕之,大九州另有大海绕之,此外即为天地之边际。有《邹子》、《邹子终始》,已佚。
【生卒】:约前305—前240
【介绍】:
一作驺衍。战国时齐国人。居稷下,曾历游魏、燕、赵等国,见尊于诸侯。燕昭王为筑碣石宫,亲往师之。好谈天文,时人称为“谈天衍”。提出五德转移说,认为每个朝代受土、木、金、火、水五行中一行支配,依五行相克顺序而循环,而兴亡又必有先兆。又提出大九州说,以天下为八十一州,中国仅为其中之一即赤县神州,每九州为一单元,有小海绕之,大九州另有大海绕之,此外即为天地之边际。有《邹子》、《邹子终始》,已佚。
【介绍】:明徽州祁门人,字惟宜。学医于同邑汪机,尝汇集诸同门所记汪氏治疗效验,编为《石山医案》。
【生卒】:?-516字奉光,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宋时娶临淮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司徒左西属。齐历东阳、吴兴太守,以善治著称,迁中领军,都督宫城诸军事。建康城平,萧衍引为左长史,遣至江陵迎齐和帝。梁
【介绍】:宋韶州乐昌人,字子文。仁宗嘉祐二年进士。以学行称,郡人尊为夫子。曾试南昌,作《闻伯夷之风顽夫廉赋》,有“李伯夷”之称。官至朝奉郎、知白州。
【介绍】:见汉少帝。
【介绍】:清江苏嘉定人,字子位。康熙九年进士。任闻喜知县,律己严,用法平,时称清白吏。有《左氏提纲》、《历游山水记》、《三通要录》、《司计全书》、《了公宗旨》、《潜壶集》、《韫斋集》等。
【生卒】:1245—1313【介绍】:元蔡州人,字功起。力挽二石弓。世祖至元十一年,至黄州,投宋制置使陈奕为将。次年,从奕降元,授千户。宋亡,升管军万户。先后镇压东阳、漳州等地汉人反元斗争。二十九年,
【介绍】:宋吉州庐陵人,寓居潭州长沙,字忠叟。欧阳新子。以儒术行教,师表一方,从学者常数百人。荐为潭州学录。工赋,务为典雅,每一篇出,士争学之。晚年积心太元,作《律历统元图书》,未脱稿卒。
【介绍】:宋建州建阳人,字天隐。仁宗天圣五年进士。调镇江军节度推官。景祐二年,郑向上逸所撰《乐论》并律管,命与胡瑗等校定钟律。康定元年为太子中允,上《钟律制议》等。历武学教授、国子监丞、睦亲宅教授。以
本名阿海,内吉河人。才勇超群,为海陵王所赏识。天德初,召授武义将军,充护卫,迁殿前左副点检,世袭猛安。出为彰德军节度使。海陵王南伐,授神勇军都总管。大定二年(1162),克汝州,授凤翔尹。以本职行河南
【生卒】:635—730【介绍】:唐沧州太原人。自称帝胄,不详世系。该博古今,洞精儒释,尤倾心于《华严经》。玄宗开元七年,携新译《华严经》,自定襄至盂县大贤村,掩室造论,三年不出户庭。复移南谷古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