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代靖安佳人怨二首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

【介绍】:

刘禹锡作于元和十年(815)被贬连州时。据诗引所言,靖安是宰相武元衡所居里名。元和十年六月,元衡遇盗而卒。作者为御史时与元衡有旧,因作此诗以悼念之。前人于此诗有不同的评论,或以禹锡与元衡有宿怨,而对其死幸灾乐祸。皆非切中肯綮之论。禹锡诗引中明言与元衡有旧,此时因自己守于远服,既不可以作诔,又不得为楚挽,故代作此诗。则非幸灾乐祸甚明。盖作者对于武元衡不幸遇害,深为哀痛,但对元衡生前厚于妾妇而薄于贤才的做法也颇有微词。这正表现了刘禹锡实事求是的精神与论人功过的公正态度。

猜你喜欢

  • 襄野

    襄城之野。喻指帝王出游。杜甫《释闷》:“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湖城。”参见“襄野童”。

  • 韩思彦

    【介绍】:唐代诗人。字英远。邓州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举下笔成章科、志烈秋霜科,授监察御史。高宗召见,待诏弘文馆,仗内供奉。出为山阳丞。后补建州司户参军,入为御史。不久出江都主簿,又徙苏州录

  • 下蔡倾

    形容女子美色迷人。韩偓《偶见》:“千金莫惜旱莲生,一笑从教下蔡倾。”参见“迷下蔡”、“下蔡城危”。

  • 韦元甫

    【生卒】:?—771【介绍】:唐代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初任滑州白马尉,以吏术知名。天宝五载(746)为河南采访支使。后官司勋员外郎。约乾元二年(759)授江西观察使。约宝应元年(762)

  • 印粲

    【介绍】:见印崇粲。

  • 邙山

    【介绍】:沈佺期作。北邙山在洛阳东北,汉魏以来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此诗从死亡这一残酷的事实出发,揭示了人生的虚无,富贵的不常。但全诗文字无一涉此,而是把它隐伏在对比鲜明的画面中:洛阳城中歌舞正酣,而北

  • 淮王大小山

    汉淮南王刘安好文学,善招纳文士,并组织他们从事辞赋等文学创作,诸文士写作或以“大山”或以“小山”署名。见《楚辞·招隐士》汉王逸序。后因以“淮王大小山”作咏侯王爱士之典。罗隐《暇日投钱尚父》:“望高汉相

  • 管辂

    三国魏平原人。自幼聪明过人,喜观星辰。及成年,明《周易》,通天文。自知寿不长,果四十八岁而死。见《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张九龄《眉州康司马挽歌词》:“刘桢徒有气,管辂独无年。”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

  • 吴泌

    【介绍】:未详其人。《全唐诗》于林藻《青云干吕》诗下注云:“一作吴泌诗”。

  • 雁足书

    系于雁足的书信。据《汉书·苏武传》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居匈奴十九年而持汉节不变。汉昭帝即位,知苏武仍在匈奴中,请匈奴放归苏武等人,匈奴诈称苏武已死。汉使节乃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一雁,雁足系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