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中宗时,与御史大夫郑惟忠一同护送金城公主和蕃,中宗送至马嵬,学士赋诗以饯,利用和之。景龙三年(709)重九,曾侍中宗登慈恩寺塔,作应制诗。《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
选集。明张之象编。二十六卷。是书专选唐君臣唱酬之作,起自武德,迄于开元,凡收诗一千余首。前有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何良俊序,谓,自天宝以降,风格渐卑,其音亦多怨思,故削而不录。该书以类编次,共选帝
何尝;几曾。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山水何曾称人意,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杨巨源《寄薛侍御》:“何曾好风月,不是忆君时。”
【介绍】:李益作。写与情人期会,对方失约而产生的失望、孤独和悲哀之情。语淡味深,含蓄蕴藉。清宋顾乐云:“极直极尽,正复情味无穷。”(《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介绍】:见李泌。
【介绍】:高宗时国子进士,或言其后官至国子祭酒。曾为诗云:“君为河边草,逢春心剩生。妾如堂上镜,得照始分明。”同房学士常定宗改“始”为“转”,云为已作。有博士罗道琮判定之。《全唐诗》存诗3首。
【介绍】:见卢鸿。
《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有“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语,抒发愿为国捐躯、战死疆场的壮怀。后因以“裹革”称颂战死疆场。员半千《陇头水》:“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天亮时。杜甫《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
《左传·襄公三十年》载:晋悼夫人向筑杞城的役卒赐饭,有一绛县老人也前往吃饭,人疑其年,问之。老人以隐语说出,经师旷推算是七十三岁。后以“访疑年”为询问、关心老人的典故。权德舆《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