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13——681【介绍】:俗姓朱,临淄(今属山东)人。初唐净土宗创宗人之一。幼出家,遍游各地,从学于并州玄中寺道绰。入长安后住光明寺,人称光明大师。调露元年(679)奉命凿洛阳龙门奉先寺,监
本指随天气湿燥变化而调整琴瑟的徽柱。后用以比喻善于随机应变。亦指技艺娴熟。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律比昆仑竹,音知燥湿弦。”
指西汉石奋。《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宦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后用以喻多人身居高官的人家。皮
位于湖北安陆西郊大凹山。晚唐时安陆城西已建有太白楼,明万历时曾进行过修葺,至清代迁此楼于西门城楼上,1984年始建李白纪念馆。该馆占地一百余亩,具有南方园林风格,主体建筑太白堂,中有李白塑像,其陈列李
何焯撰,崔高维点校。中华书局1987年8月出版,为《学术笔记丛刊》之一。该本乃据光绪六年(1880)重修本整理,共18种、58卷。《昌黎集》五卷(即全书30~34卷),其中赋、诗1卷,杂著1卷,书序1
亦作“桐君篆”。代指古代药书。桐君,相传为古代医师、仙家。陆敬《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都字》:“缥帙桐君录,朱书王母符。”张九龄《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名见桐君篆,香闻郑国诗。”参见“桐君”。
见“夺袍”。
【介绍】:大历至贞元间历任浙西节度从事、检校大理评事、膳部员外郎、池州刺史、湖州刺史等职。官终秘书监。大历间曾预颜真卿、皎然等数十人湖州联唱,《全唐诗》存其联句诗2首。任池州刺史时,曾撰《唐故翰林学士
【生卒】:?—880【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子升。生年、籍贯不详。大中九年(855)进士及第。授集贤校理。历拾遗、御史、员外、郎中等,咸通十四年(873)以左谏议大夫充翰林承旨学士。僖宗时拜同中书门下
董乃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三章,阐述作者的文学史观和方法论原则,着重探讨文学史和作家研究的关系及作家研究的核心问题。下编八章,从不同层面论述李商隐其人其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