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和三圣诗集

和三圣诗集

合集。一作《天台三圣诗集》。唐释寒山丰干拾得原唱,元释楚石梵琦、明释石树通隐赓和。寒山诗集行世后,代有拟作与赓和。五代石晋时的善昭禅师,宋代王安石、苏轼及守钦、法灯、慈受等拟作素负盛名;元代楚石梵琦首开赓和,明季石树通隐之再和,以及镜海老人林春山之三和影响尤甚。遂有《和三圣诗集》、《禅林唱和集》、《和天台三圣诗集》、《天台三圣二和诗》、《天台三圣三和诗集》等刊印流传(三圣指寒山、拾得、丰干)。此集为元释晟藏主编次,南堂遗老清欲撰序。编录寒山诗三百零七首,丰干诗二首,拾得诗四十九首。附有元释楚石梵琦赓和“三圣”全诗及《自序》。又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南堂遗老清欲撰序。国家图书馆藏有元刻残本《三圣诗》一卷。上海图书馆亦藏有一元刻残本《天台三圣诗集》、一函二册,以明永乐覆元本抄补。明末有石树通隐道人再和,后人将二和诗简次于原诗之后合刻之,题曰《和三圣诗集》,又有清咸丰三年(1853)释昌启刊本《天台三圣诗集》附和诗,清光绪十一年(1885)常熟刻经院《和天台三圣诗集》等。

猜你喜欢

  •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介绍】:薛涛《春望词四首》其三诗句。“同心草”乃香草打成的连回文式结,以示男女相爱同心。这两句诗含蓄地表达了女子的幽怨怅望之情。

  • 辋川

    水名,在今陕西蓝田县南。沿岸风景幽美,为胜游之地。唐代王公贵族、文人骚客多在此构筑别墅。宋之问《蓝田山庄》:“辋川朝伐木,蓝水暮浇田。”李端《雨后游辋川》:“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看虹登晚墅,踏石过

  • 房益

    【介绍】: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曾官詹事司直。大历八、九年(773、774)在湖州,预颜真卿、皎然等联唱,后编为《吴兴集》。《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联句1首。

  • 全唐五言八韵诗

    清张希贤、李文藻编。希贤,字号不详,文藻,字素伯,均益都(今山东青州)人,约生活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全唐五言八韵诗》,四卷。专从徐倬《全唐诗录》中选出157家五言八韵诗400余首,主要偏重应制、酬唱

  • 李景让

    【生卒】:789?—860?【介绍】:字后己,太原文水(今属山西)人。元和进士,历校书郎、右拾遗、中书舍人、浙西观察使、吏部尚书、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使等。官终太子太保,分司东都。以正直立朝,为史家

  • 为名

    表述,说出。李白《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

  • 王諲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与邵轸、敬括同年进士及第。是年试题为《花萼楼赋》,其赋尚存。天宝初,任右补阙。其诗多写闺情、宫愁。芮挺章选其诗二首入《国秀集》。《全

  • 窦牟

    【生卒】:749—822【介绍】:唐代诗人。字贻周。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一说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排行二。窦叔向次子。贞元二年(786)进士及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东都留守巡官。历河

  • 梵帝

    指佛。李迥秀《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沙界人王塔,金绳梵帝游。”

  • 吴练

    《论衡·书虚》:“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吴阊门乎?’颜渊曰:‘见之。’孔子曰:‘门外何有?’曰:‘有如系练之状。’”后用以代称白马。刘威《伤曾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