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正声

唐诗正声

①明高棅撰。高棅自编成《唐诗品汇》后,也自觉规模庞大,学者难得要领,又以诗至唐开元、天宝间,斯臻极境。故又从《唐诗品汇》中选取作者140余人,诗931首以成此编。有明刻本、清刻本多种。全书计二十二卷,各体兼收,以诗体排列。所选诗以盛唐为主,旁及初、中。五古以李、杜为多,七古李白岑参王建为多,五律杜甫为多,七律以杜甫、刘长卿为多,五绝钱起王维为多,七绝王昌龄刘禹锡为多。此书乃撮《品汇》之精粹而成,然后人争议颇多。杨慎《升庵诗话》卷七谓其所选五古中颇杂有五律,遂讥弹掊击,殆无完肤。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则云:“唐至宋、元,选诗殆数十家……盖至明高廷礼《品汇》而始备,《正声》而始精,习唐诗者必熟二书,始无他歧之感。杨氏极诋之,何也?”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四亦云:“近世选唐诗者,独高棅《唐诗正声》颇重风骨,其格最正。”此书在明代甚为流行,明桂天祥有《批点唐诗正声》,郭濬有《增定评注唐诗正声》等,至清则影响渐衰。②清马允刚撰。允刚字见一,号雨峰,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此书有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耘经堂刻本。共四十七卷,不以诗体,而以诗人先后编次,各体兼收,所选甚广,初、盛、中、晚各有所取。诗后无笺注与评语,然在每一诗人后均有一段总评,甚为精当,多独到见解。其最大特色,乃在各诗人之间的比较,或各诗体之间的比较,即小家数也不例外,为它选所罕见,极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介绍】: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诗句。曲水指曲江,唐代为游乐胜地;苑,指宜春苑,为曲江所在地。这二句是说曲江把游乐之人的香气漂走了,永不复返,宜春苑梨花落尽变得冷冷清清,如同秋后寂寞的苑园。

  • 若遣

    如果,假使。曹邺《古莫买妾行》:“若遣绿珠丑,石家应尚存。”

  • 唐体余编

    清毛张健编。四卷。是《唐体肤诠》的续编,又专选唐105家七律诗501首,以大历以后诗人为多。诗后有评语,偶有题解、圈点。前有毛氏自序1篇。有清康熙刻本。

  •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介绍】: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诗句。雪花本无气味,李诗却因雪联想到瑶台,因花而联系到香,语便大奇。瑶台,传说西王母在昆仑山上所居之处,其台皆以玉为之,故云瑶台。

  • 殷直卿

    【介绍】:见殷寅。

  • 自洛之越

    【介绍】:孟浩然作。约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夏、秋间从洛阳往游吴越前夕。诗写作者功业无成的感慨和入吴越寻幽访胜的愿望,也表现了其对干谒求仕的厌倦与脱略世俗功名的旷放情怀,从而塑造了一个落拓不遇、傲岸

  • 蓟子训

    东汉人,传说他有仙术,可以长生不老,有人“于长安东霸城见之,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相谓曰:‘适见铸此,已近五百岁矣。’”见《后汉书·蓟子训传》。后因以“蓟子训”为咏仙道之典。亦用以感慨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 常年

    往年。杜甫《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销。”崔液《上元夜》:“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

  • 包羞忍耻

    包藏羞愧,忍受耻辱。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条脱

    古代一种臂饰。如手镯,呈螺旋形,上下两头可活动,以便紧松。李商隐《李夫人歌三首》之三:“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