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解

唐诗解

明唐汝询撰。汝询字仲言,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唐氏对历代唐诗选本,最推重高棅《唐诗正声》与李攀龙唐诗选》,然又以为“高之《正声》体格綦正而稍入于卑,李之《诗选》风骨綦高而微伤于刻”(《凡例》)。乃以此二选为基础,裁其偏处,又从《唐诗品汇》中略作选录,以成此编。其中除《长恨歌》等极少诗篇或来自本集,其余诗皆出自上述三选,故书名称“解”而不称选。全书计五十卷,选唐诗人184家,诗1400余首,各体兼收。体例模仿《唐诗品汇》而稍有变更。诗后均有详细的注释与解析。注释分正注、互注、训注。所谓正注,即凡诗中用事,即引本事以解之;所谓互注,即溯流寻源,博采他书以相证;所谓训注,即字释句解,必求剖析其义。解析之法有二:属辞比事,则博引群书,遵李善注《文选》之例;揣意摹情,则自发议论,遵朱熹《诗集传》之例。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中谓其“笺注唐诗,援据该博。”然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所云:“所注实多冗芜,不尽得古人之意,亦不尽得其所出。”清人吴昌祺《删订唐诗解序》亦谓其“注则繁而复,解或凿而支”,故曾加删订。《唐诗解》有万历刻本,又有清顺治万笈堂刻本,题李攀龙原选。袁宏道校之日本刻本《唐诗训解》,其中所谓“训解”者,也多为唐汝洵语,实从此书出。

猜你喜欢

  • 昆明劫灰

    传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时,曾从地下挖出灰炭,询之西域僧人,乃知是上古天地大劫时的馀灰。见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因以“昆明劫灰”喻指战乱。韩偓《乱后春日途经野塘》:“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昆明是劫灰。”亦

  • 钟离委珠

    钟离,指东汉会稽人钟离意。汉明帝时,交趾太守张恢因贪赃被捕,其赃物入大司农,明帝以之赐朝臣,钟离意认为尽管为皇帝所赐,但毕竟是赃物,因此弃其珠宝而不受。事见《后汉书·钟离意传》。后因用为官吏廉洁之典。

  • 卓女

    指汉卓文君。牛峤《女冠子》词之二:“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

  • 一丸

    犹一丸泥。独孤及《贾员外处见中书贾舍人巴陵诗集览之怀旧代书寄赠》:“系越有长缨,封关只一丸。”

  • 风骚要式

    五代徐衍撰。有《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等本,而以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校考》本最精审。此书最早著录于《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文史类》,作“《风骚要试》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二、《通

  • 唐词纪

    选集。十六卷。明董逢元撰。此书编成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虽以唐词为名而五代十国之作居十之七。盖时代既近,末流相沿,难以裁分畛域。不以人序,不以调分。以景色、吊古、感慨、宫掖、行乐、别离、征途、边

  • 江树云间断,湘山水上来

    【介绍】:张说《岳州别梁六入朝》诗句。湘山,又名君山,在洞庭湖中。二句写泛舟洞庭湖游目四望时的贴切感受:江边之树为云雾所阻断,君山从水上迎面而来。字里行间流露了对岳州山水的喜爱之情。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介绍】:王湾《次北固山下》诗句。二句写夜阑将晓,旭日初升,岁暮未尽,春意先临,新旧交替,生生不息。充满生气而又蕴含哲理。胡应麟赞其“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诗薮》内编卷四)沈德潜评曰:“江中日早,

  • 七里滩重送

    【介绍】:刘长卿作于被贬睦州司马时。七里滩,又名七里濑,东汉严子陵归隐垂钓之处,在今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西。所送者为严维。维有《答刘长卿七里滩重送》诗。诗写送别友人的悲伤哀婉之情。以深秋景色为烘托,令人泣

  • 彭伉

    【介绍】: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贞元七年(791)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全唐诗》存诗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