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贤三昧集

唐贤三昧集

选集。清王士禛编。三卷。是书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唐诗选本之一,专录盛唐王维孟浩然等四十三家清微淡远之作。卷首有姜宸英序及王氏自序各一。姜序所言,一为编书缘起;二为批评明七子“诗必盛唐”的主要弊病,以明本书不入七子“诗必盛唐”旧径。王序首引严沧浪论诗“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等语及司空表圣“妙在酸咸之外”语,故是选实为宣扬渔洋神韵说。是选为其神韵说所囿,不收李杜诗。是书问世以后评说纷纭,如乔亿辈大加褒美,而阎若璩、赵执信辈攻之甚力,不仅指出是书校勘之误,亦不满其选诗标准。渔洋善品诗格,考据非其长,书中舛误固所难免。然是选之影响实不可以等闲视。有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

清王士禛撰。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卒后因避雍正帝胤禛讳,改称士正。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简。撰有《古诗选》、《十种唐诗选》等多种。自康熙二十七年(1688)春始,王氏日取唐开元、天宝间诗诵之,对严羽、司空图二家诗论别有会心,于是“录其尤隽永超诣者”(《自序》),编成此书,以倡导其神韵说。全书三卷,专取盛唐人诗,自王维起,至奚贾止。仿王安石《唐百家诗选》而不录李、杜。其中选王维诗独多,至百余首,次则孟浩然岑参李颀王昌龄四家,皆在30首以上,其余皆10余首或数首。凡42人,诗400余首。此书出而争议颇多,赵执信《谈龙录》力诋其非,阎若璩《潜邱札记》则论其校勘之误。李重华、乔亿等人也都对此书提出了批评。《四库全书总目》则持折衷之论,以为“《谈龙录》排诋是书,不遗余力,其论虽非无见,然两说相济,其理乃全。殊途同归,未容偏废。”此书选面虽狭,但自有特色,问世后影响极大。有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初刻本,《四库全书》本、《王渔洋遗书》本。因无笺注,故后人加评注者甚多,有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听雨斋刻本,又有潘德舆、姚鼐评点本,光绪九年(1883)翰墨园所刊黄培芳批评本。又有日本、朝鲜刻本多种。后人有仿其体例续编者,如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周咏棠《唐贤小三昧续集》等。

猜你喜欢

  • 崔立之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斯立。一说名斯立,字立之,误。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排行二十六。贞元四年(788)进士及第。六年(790),登博学宏词科(宋洪迈《容斋续笔》以为贞元三年进士及第,

  • 四赋

    指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哀二世赋》和《大人赋》。杜甫《入衡州》:“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

  • 楚宫腰细

    见“楚腰”。

  • 戏赠赵使君美人

    【介绍】:杜审言作。此诗为游戏之作,别具情趣,与审言雅正之品自不可并论。首二句写美人意态、服饰。末二句引入罗敷故事,“漫学”一语于戏谑中隐含讽意。格虽绮丽,但并不浅薄,文虽简短,但立意颇深。

  •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介绍】: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首二句。上句写大漠天气恶劣,言征战之苦。下句写战旗半卷出征,言士气之盛。通过萧瑟与热烈的对比,产生了具有悲壮感的氛围,更加显示出将士们的勇敢。周珽曰:“横逸之气,壮烈

  • 令超

    【生卒】:?—890【介绍】:僧人。初住瑞州上蓝山。后在洪州创上蓝禅苑,世称上蓝和尚。卒谥元真大师。《祖堂集》、《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收其诗谶3则,署名上蓝和尚。《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 令狐澄

    【介绍】:唐代文学家、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生卒年不详。进士及第。累辟使府。乾符中官中书舍人。好文,有才藻。曾手书韩愈集,传世为令狐本。《新唐书·艺文志二》著录《贞陵遗事》二卷,记宣宗朝遗

  • 王宠

    【介绍】:雍州咸阳(今属陕西)人。王方庆孙。约于玄宗时在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诗1首,《全唐诗》卷三八误作王宏诗。

  • 听冰狐

    《太平御览》卷九〇九引晋伏滔《北征记》:“河冰厚数尺,冰始合,车马未过,须狐先行。此物善听,水无声,乃过。”后因以“听冰狐”喻指人心惶恐,疑虑不安。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激扬衔箭虎,疑惧听冰狐。

  • 唐诗三百首评析

    谢日新评析。花城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20万字。本书为《唐诗三百首》的注释本,体例上先作诗家简介,次注诗中难点,最后简述诗意及艺术特点。注释部分,不注典故出处,评述则力求简明扼要、褒贬分明。书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