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团扇诗”。
即傅岩。借指贤才栖隐之地。韩偓《疏雨》:“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参见“傅说”。
指燕国的蓟门。亦泛指边境地区。戴叔伦《从军行》:“远游历燕蓟,独戍边城陬。”
埋头。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金贤珠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为《文史哲学集成》之一种。本书重点在于以民歌的全面性研究,再评估唐五代敦煌民歌的民间文艺性价值。书中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对敦煌民歌进行了全面地考察:一,建
见“东家丘”。
三国魏涿郡人。以劝说王松归附曹操受宠任,与孙资共历仕魏文帝、明帝二朝,曾官左光禄大夫、骠骑将军。因久仕不退为夏侯献、曹肇忌恨,二人指其为鸡久栖止树上而无才能。见《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后用为谓人在官
【介绍】:喻凫《岫禅师南溪兰若》诗颈联。出句勾画雨霁树色翠绿之景,生机盎然。对句亦佳,夕阳映照,河流潺湲,一派澄远景致。二句以寻常物象,寄寓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堪为佳句。
【介绍】:见沈廷瑞。
大海变农田,农田变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储光羲《献八舅东归》:“门多松柏树,箧有逍遥篇。独往不可群,沧海成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