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治

李治

【生卒】:628—683

【介绍】:

唐高宗。字为善,小字雉奴,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即帝位。后废王皇后,改立武后,同掌朝政。在位34年,卒谥天皇大帝,庙号高宗。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李治工书善文。《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重录1首,补录联句1首。

【生卒】:628—683

【介绍】:

唐代皇帝。即唐高宗。字为善。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太宗世民第九子,始封晋王。太宗贞观十七年(643),立为太子。二十三年(649),即帝位。后废王皇后,立武曌为皇后,共掌朝政。弘道元年(683)卒,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追尊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能诗文,善正书。据《旧唐书·经籍志下》与《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高宗集》八十六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八首,《全唐诗拾遗》补诗一首,重录一首;《全唐文》存文五卷,《唐文拾遗》补收文四十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

猜你喜欢

  •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介绍】: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五诗句。据《管子·小问》载,春秋时齐桓公有一次骑马出猎,有只老虎见后躲藏起来,桓公问是何因,管仲说,这两匹马像駮,駮食虎豹,故虎惧而不前。诗意是说有奇才异能之人,不遇

  • 高蟾

    【介绍】: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出身寒素,性倜傥,尚气节,累举不第。懿宗咸通十四年(873)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蟾与诗人郑谷、贯休友善。诗以感怀、行旅为主,尤擅绝句。辛文房称蟾“诗体则气

  • 若华

    古代传说中神树若木的花。吴筠《游仙二十四首》之十:“若华拂流影,不使白日匿。”参见“若木”。

  • 仙人山

    山名。在广西柳州。柳宗元《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

  • 并房

    同住室的。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三一:“昨日教坊新进入,并房宫女与梳头。”

  • 长孙无忌

    【生卒】:?~659【介绍】:字辅机,一作辅几。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先世为鲜卑拓跋氏,北魏时改姓长孙,为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曾决策发动玄武门之变,辅助太宗夺取帝位。累官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

  • 深竹风开合,寒潭月动摇

    【介绍】:皇甫曾《赠鉴上人》诗句。二句以动态的景物反衬环境的清幽。风拂之下,绿竹开合不定,月光随潭水摇曳,闪露点点寒意。深处竹,潭中月,因风益见其清幽。

  • 齐烹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汉初,郦生为汉王刘邦游说齐王田广归汉,淮阴侯韩信夜度兵袭齐军。田广以为郦生出卖自己,遂烹郦生。后因用为游说而致祸丧命之典。李咸用《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之三:“不是不同明主意

  •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介绍】:灵澈作。东林寺,在今江西庐山,晋江州刺史桓伊为高僧慧远所建。韦丹,字文明,中唐诗人,时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诗前原有注,本诗乃是灵澈与韦丹倡和之作。写自己年老心闲、自然随缘之情性,批评世

  • 野庙碑

    唐陆龟蒙作。野庙,指民间供奉不在朝廷祀典以内的杂神的庙宇。本文借为野庙立碑,揭露当时官吏凶残、腐朽的本质。首段从碑的得名、作用说到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悲夫氓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二段叙写瓯越间百姓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