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璟

李璟

【生卒】:916—961

【介绍】:

初名景通,改瑶,又改璟,又改景。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烈祖李昇长子。十六岁时即仕吴为司徒同平章事,后继父位为南唐中主。曾灭楚,后臣服于后周,改称国主。在位十九年,庙号元宗。新、旧《五代史》有传。性懦弱而多才艺,工诗词,与后主李煜并称南唐二主,有后人编《南唐二主词》行世。《全唐诗》收诗2首又6句,词3首,署“南唐嗣主”。

【生卒】:916—961

【介绍】:

五代词人。即南唐中主。初名景通,改名瑶,后又改名璟,臣周后因避郭威高祖名讳去玉作景。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李昪长子。少喜栖隐,尝筑馆于庐山,意将终焉。二十八岁继位,承上代馀威,地大力强。显德二年(955)以后,受北周威胁日增。五年遣使奉表,愿以国为附庸,削去帝号,奉周正朔,改称南唐国主。在位十九年,史称中主或嗣主,庙号元宗。璟秉性儒懦,素昧威武,国削势弱,库帑空竭。于忧愁风雨中度过一生。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多才艺,好读书,又有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等为其羽翼,相与讲论文学。文艺修养较高,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作品有散佚,后人辑录书、表、小札等十七篇、七律二首和断句三联。词仅存四首,宋人编入《南唐二主词》,为《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其中以《摊破浣溪沙》二首为最著。一写春恨,一写秋思,景况凄清,目不忍睹。词里笼罩着浓重的感伤色彩,当与南唐国势江河日下及词人郁闷难遣的处境有关。李璟尝手书此两阕以赐宠伶王感化。“细雨”二句,王安石誉为南唐词中“最好”的名句。李璟词不假雕饰,直抒胸臆,于绮艳中寓沉郁之致,已初见南唐词端倪。情融景会,顿挫空灵,意境高远,感慨沉至,实为李煜词导夫先路。就含思之凄然欲绝论,“后主虽工于怨词,总逊此哀婉沉至”(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一评语)。事迹见新、旧《五代史》本传,马令《南唐书·嗣主书》,陆游《南唐书》、《十国春秋》本纪,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南唐二主年谱》。

猜你喜欢

  • 刘皂

    【介绍】:咸阳(今属陕西)人,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大历初,假孝义尉,因忤西河守董叔经,遂弃职。久客并州。工诗,以《旅次朔方》诗最为传诵。元和间令狐楚编《御览诗》,选皂诗4首。《全唐诗》存诗5首。

  • 文不加点

    形容人才思敏捷,作文一气呵成,不须修饰。王棨《省题诗二十一首·文不加点》:“思发才无滞,文成点不加。”参见“鹦鹉赋”。

  • 荷翻团露惊秋近,柳转斜阳过水来

    【介绍】:贾岛《题虢州三堂赠吴郎中》诗颈联。二句描绘出一幅斜日秋色图:秋意初浓,残阳映对,池荷凝露,岸柳叶落。二句以轻疏笔姿,勾画秋日寻常物象,而得韵味悠扬,自是佳句。

  •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介绍】:李白作。此诗是李白去京还山后于东鲁家中写给元演的忆念之作。谯郡,即亳州,今属安徽。元参军,名演,李白好友。诗中详叙了李白与元参军四次交游的经历,《求阙斋读书录》云:“‘君留洛北’以上,洛阳相

  • 袁丝

    西汉袁盎字丝。汉文帝时,袁盎为中郎将,尝在陪文帝乘车出行时,遇下坡替文帝揽辔以防马车颠覆,并劝文帝应慎宴游,当自重。事见《史记·袁盎列传》。后以“袁丝”代称帝王的近侍之臣。李德裕《述梦四十韵》:“辔待

  • 杳杳

    ①昏暗貌。韦应物《冬夜》:“杳杳日云夕,郁结谁为开。”②幽远貌。柳宗元《早梅》:“欲为千里赠,杳杳山水隔。”③渺茫。许浑《韶州驿楼宴罢》:“檐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鬓苍苍。”

  • 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吴宫》末二句。从上句宴罢满宫酒醉的场面中,透出享乐颓废、醉生梦死的疯狂丑态,荒淫之状,言外见之;下句日暮流水漂花的细节,又包蕴着繁华将逝、覆亡在即的象征意味,极富象外之致。作者

  •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介绍】: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诗句。二句写月夜在江中泛舟而行,月随船行,山影退后,江水与青天一色的美妙景色。

  •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介绍】:韦承庆(一作崔道融)《南行别弟》诗句。徐增曰:“此承庆坐张易之党南流岭表,与弟相别之作也。”“‘落花’以比己之流徙,花之恨在落,人之恨在流。我今流到岭南,虽有口不得一申诉,与落花到地无声等,

  • 吴嚭

    指春秋吴大夫伯嚭。伯嚭为楚国贵族,楚国杀其祖父伯州犁,伯嚭奔吴,助吴王灭楚,拜为太宰,越王灭吴后,被俘而遭杀害。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张说《奉和圣制过王浚墓应制》:“有策擒吴嚭,无言让范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