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毛文锡

毛文锡

【介绍】:

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唐末进士及第。仕五代前蜀,官至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曾两次遭贬。前蜀亡后,不知所终。一说归后唐,不久又仕后蜀。为花间词派重要作家。《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存词32首。

【介绍】:

五代词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唐太仆卿毛龟範之子。生卒年不详。十四岁,进士及第。仕前蜀,官翰林学士承旨,迁礼部尚书,判枢密院事,进文思殿大学士,又拜司徒,仍判枢密院事,因称毛司徒。与宰相张格、宦官唐文扆争权,被谮,贬茂州司马。随后主降后唐。未几,复事后蜀,与欧阳炯等五人以小词为后蜀主孟昶所赏识,供奉内廷,尤工艳语。《花间集》录其词二十二调二十七首,《尊前集》仅录《巫山一段云》一首。王国维辑有《毛司徒词》,收入《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文锡词多为供奉内廷而作,以质直为情致,时而流于率露。《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就调使事,“远风”四句,摹写云气,氤氲蓊渤,满于纸上,传诵当世。《更漏子》(“春夜阑”),实中寓虚,着意烘托少妇春思,婉而多怨。其中“红纱一点灯”,推为秀句。《甘州遍》(“秋风紧”),以朴实生动的语言,描述边塞寒苦与戍卒浴血御敌的悲壮场面,下开北宋边塞词先河。《临江仙》(“暮蝉声尽”),意象缥缈,情致迷惘,亦清新可读。别有《前蜀纪事》二卷、《茶谱》一卷,已散佚。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

猜你喜欢

  • 善导

    【生卒】:613—681【介绍】:唐代高僧。俗姓朱。青州临淄(今山东青州)人,一说泗州(治今江苏盱眙)人。幼出家于密州。贞观十五年(641)至并州石壁山玄中寺,师从道绰禅师。后入长安,弘传法门。调露元

  • 方乃

    方才。武则天《唐武氏享先庙乐章》:“既迫王公屡请,方乃俯遂群心。”

  • 钟簵

    【介绍】:见钟辂。

  • 分司

    唐制,中央官员在东都洛阳任职称分司。白居易《陕西王大夫相迎偶赠》:“但闻主人留几日,分司宾客去无程。”

  • 致君尧舜

    商代伊尹为辅佐汤成为尧、舜那样有为的君主,而辍耕出仕。事见《孟子·万章上》。后因以“致君尧舜”谓有远大抱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房融

    【生卒】:?—705【介绍】: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房琯父。武后时,为怀州长史。长安四年(704),以正谏大夫同平章事。神龙元年(705)因党附张易之,贬死。《全唐诗》存诗1首。

  • 亲家

    (qìng—)由儿女婚配而结成的两家亲戚关系。卢纶《王评事驸马花烛诗》之三:“人主人臣是亲家,千秋万岁保荣华。”

  • 苗元辅

    【介绍】:见苗晋卿。

  • 二十九对

    日僧空海总结出的二十九种对仗格式。《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一曰的名对,二曰隔句对,三曰双拟对,四曰联绵对,五曰互成对,六曰异类对,七曰赋体对,八曰双声对,九曰叠韵对,十曰回文对,十一曰意对

  • 崔拙

    【介绍】:五代时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通志·艺文略》著录《崔拙集》二卷,撰者时代据之。作品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