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登科记考

登科记考

专著。清徐松撰。二十八卷。松对于文献整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宋会要辑稿》、《唐两京城坊考》、《登科记考》等书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唐人重科举,尤重进士,于是产生了记录同榜及第者姓名、郡望、年龄、行第的题名录《登科记》。至宋代,这些书多已残佚,因而又出现了宋人的补作。唐代登科记和宋人补作,在清代均已失传,仅《文献通考》卷二九还保存了一份唐登科记总目,记载了某年设有什么科,录取多少人。据徐松考证,这一总目即采自宋人乐史补作的《登科记》,他以此为纲,从大量的史籍、方志、类书、总集、别集、笔记小说、碑志石刻中勾稽资料,条分缕析,进行填补,纂辑成一部编年体的《登科记考》,道光十八年(1838)成书。作者附加了许多考据性按语,对研究工作者很有帮助。此书卷一至二四为唐代之部,卷二五、二六为五代之部。卷二七记登第年代不详的人物。卷二八为《别录》,排比有关科举的散见记载。还采录了与科举有关的诏令、奏疏、轶事,以及科场文章和诗赋。它实际上是一部经过认真考订的唐五代科举资料编年。唐代文学家多出身科举,此书提供了不少有关他们生平的资料,有助于知人论世。所载诗文,还反映了不同时期文风的嬗变,从中可以考见唐代文学与科举的关系。传世的唐人名篇,有些即来自科场,如钱起的《湘灵鼓瑟诗》就是天宝十载(751)应进士试之作。但这部书也存在一些错误和缺漏,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唐代墓志大量出土,登科人物可补者尚多。此书在清末由王先谦刻入《南菁书院丛书》,这是它的唯一刻本。一九八五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赵守俨的点校本,对于刻本和作者引书的错字有所校正,在格式上也作了合理安排,较旧本眉目清楚,书末并附有岑仲勉的《登科记考订补》和张忱石所编人名索引,颇便阅读检查。

猜你喜欢

  • 细绿

    ①指嫩芽。罗邺《长安惜春》:“残红似怨皇州雨,细绿犹藏画烛灰。”②指女子的细眉。顾夐《玉楼春》词:“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

  • 赵尧

    汉初赵尧年少,为符玺御史,有奇才,高祖亲授御史大夫之印。事见《汉书·周昌传》。后用以称美御史大夫。苏颋《饯赵尚书摄御史大夫赴朔方军》:“赵尧宁易印,邓禹即分麾。”

  • 鲍家诗

    指鲍照的诗作。其诗意气慷慨,真切感人。后常以喻优秀诗篇。亦作“鲍公篇”。潘炎《清如玉壶冰》:“勿令毫发累,遗恨鲍公篇。”崔子向《上鲍大夫》:“行尽江南塞北时,无人不诵鲍家诗。”

  • 寄谢

    传告;告知。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杜甫《莫相疑行》:“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 卢贞

    【生卒】:778?—848?【介绍】:别号南郭子,郡望范阳(今河北涿州),居汝州梁县(今河南临汝)。历仕敬宗、文宗、武宗、宣宗诸朝。曾任度支员外郎、汝州刺史、大理卿、福建观察使、河南尹、岭南节度使、太

  • 坐胡床

    晋代庾亮任江荆豫州刺史时,曾与众部属同坐胡床在武昌城楼赏月。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因以“坐胡床”为咏赏月之典。杜甫《树间》:“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 韩文年表

    宋方崧卿撰。其表分为五栏,首栏年份,次栏纪行,以下三栏,分别为赋、古律诗、联句;书序、表状、杂文;碑、墓铭、祭祝文。各栏只录篇名,不加考证。盖方氏本有《增考年谱》,考订文字,尽在谱中。此表只取简明而已

  • 鸡德

    鸡的德性,指文、武、勇、仁、信。《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鸡虽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李频《府试风雨

  • 秦赘

    《汉书·贾谊传》载,秦代富家子成年后则分户,贫家子成年后无以为婚者则入赘妇家。后因以“秦赘”借指赘婿。杜甫《遣闷》:“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李商隐《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相携花下非秦赘,对

  • 几道

    几路;几批。杜甫《佐还山后寄三首》之三:“几道泉浇圃,交横落慢坡。”张籍《征西将》:“几道征西将,同收碎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