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节
指诗歌每句的最后一个节奏。按汉语诗歌的音节特点,脚节一般为每句的最末一个字。参见“节”。
指诗歌每句的最后一个节奏。按汉语诗歌的音节特点,脚节一般为每句的最末一个字。参见“节”。
【生卒】:888—943【介绍】: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今属江苏)人。少孤寒,流落为杨行密养子,后又为徐温收养,改名徐知诰。有武略,仕吴为宰相。昇元元年(937)建国,初称齐,后改唐,即南唐。谥光文
“宵衣旰食”的省称。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黑了才吃饭。形容非常勤劳,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罗隐《塞外》:“塞外偷儿塞内兵,圣君宵旰望升平。”
《古诗十九首·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后以“下山”借指妇女被丈夫遗弃。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不复下山能借问,更向卢家字莫愁。”
【介绍】:孟浩然作。约作于开元十八年(730)溯浙江西上,行近富阳时。渔浦潭,在今浙江富阳东三十里。诗写作者于太阳初升,禽鸟惊鸣,浆声暗传中从渔浦潭开船启程的情景,及行舟所见江湖开阔,女子浣纱,水獭捕
凤凰栖居的巢穴。喻指文才荟萃之地。李世民《执契静三边》:“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
祭祀西楚霸王项羽的祠庙。又名项王庙、霸王祠。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东南凤凰山上。项羽自刎于乌江边,后人在其处建庙以纪念他。李山甫有《项羽庙》诗。
【介绍】:唐代编纂家。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生卒年不详。为人有器识。高宗永隆元年(680),历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武后天授中,官至麟台监。配流岭表而死。克构编纂有《圣朝诏集》三十卷、《子林》
【介绍】:邓州顺阳(今河南内乡)人。元和四年(809)进士。《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其一诗句。上句写景,下句抒情,以景寓情,谓胸怀坦白正直,无机诈之心。海鸥,典出《列子·黄帝篇》:“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
指唐代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神龙(705—707)中,名扬于长安,号“吴中四士”。见《旧唐书·贺知章传》和《新唐书·包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