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恶。王梵志《忍辱生端正》:“若人不儜恶,必得上三车。”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后以“敝貂裘”形容奔走功名不成而穷愁潦倒。杜甫《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
对士兵的蔑称。王梵志《兄弟相怜爱》:“为人欲得别,此则是兵奴。”
刘初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卢纶诗集传世的,有明人虞山张本渊藏《卢户部诗集》十卷手抄本、明正德间铜活字本《唐五十家诗集·卢户部诗集》六卷本、正德十年(1515)刘成德刻三卷本《卢纶诗
【介绍】:丘为作。此诗写农村风光,描述农家早春忙于耕作之事。色彩鲜明,情调清新,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以亲切之感。
“献可替否”的缩略语。权德舆《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
【介绍】:①(全)魏徵作。一作《出关》。魏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其与太宗的风云际会,为唐代历史佳话。此诗即反映了作者的历史感、现实感和“士为知己者死”的侠骨情肠,这与魏微的身份十分契合,可谓诗如
见“山阴乘兴”。
清吴烶辑注。吴烶,字韦庵,西泠(今浙江杭州)人,约生活于清康熙、雍正年间。《唐诗选胜直解》,不分卷。专选唐人近体诗作,以体分类编排。选诗倾向重初、盛,略中、晚。书中有详细讲解。有清康熙刻本、清乾隆二十
方瑜著。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72年3月初版,台北牧童出版社又于1975年出版。全书共五章十五节,目次如下:一、绪论:唐诗形成的渊源与背景(经学、玄学的消长与南北文化的汇流,六朝文学新体对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