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三元里抗英斗争

三元里抗英斗争

***战争期间,广州城郊人民自发的武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1841年5月下旬(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上旬)奕山与英国侵略者订立屈辱的《广州和约》。广州人民目睹英军的侵略暴行和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卖国, 自发地起来抗击侵略,保卫国土。5月29日(四月九日)盘踞四方炮台的一股英军窜至广州城北五里的三元里地方,抢劫行凶,调戏妇女。村民鸣锣告警,菜农韦绍光等群起抗击,当场打死英军数名,余敌逃窜,为防止英军寻衅报复,村民们集会商定武装抗英的对策,联络附近一百零三乡民众“义愤同赴”。萧冈乡举人何玉成等爱国士绅参加并领导了抗英斗争。5月30日(四月十日)晨,组织起来的数千义勇进逼英军司令部所在的四方炮台,英军司令卧乌古亲率英军千余反扑,义勇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将英军团团围住展开肉搏血战,毙伤少校毕霞等英军官兵近五十名。敌人溃败逃回四方炮台,义勇又追至将炮台包围。次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等县四百余乡义勇亦闻讯赶来助战。英军只好向清方官员告急,奕山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面欺骗和威胁义勇解散,士绅首先潜避,抗英斗争遭到破坏,英军逃出重围。事后,针对英方告示中所谓“后毋再犯”的警告,人民群众出告示痛加驳斥,表示“不用官兵,不用国帑, 自己出力”即可杀尽侵略者。三元里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敢于同侵略者进行坚决斗争的伟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猜你喜欢

  • 景定公田

    南宋理宗时强买民田以扩大“公田”的历史事件。理宗即位后,官僚贵势之家疯狂兼并土地,国家财政日绌。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知临安府刘良贵、浙西转运使吴势卿和殿中侍御史陈尧道等,迎合权相贾似道之意,建

  • 门阀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维护门阀地主特权利益的制度。“门阀”或“阀阅”系指地主阶级的上层。凡累世显贵之家即称为门阀世族地主,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享有特权。门阀地主由汉末豪族大姓发展演变而成。曹丕称帝后

  • 收回利权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掠夺路矿权利的爱国运动。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进一步在中国掠夺铁路修筑权和矿产资源,各阶层人民掀起反对帝国主义“经济的瓜分”的收回利权运动。1904年(光绪三十年)粤汉铁路经过的

  • 督办军务处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对日作战的参谋总部。1894年11月2日(光绪二十年十月五日)清廷设督办军务处,命恭亲王奕訢为督办军务大臣,庆亲王奕劻为帮办大臣,翁同龢、李鸿藻、荣禄、长麟为会办大臣。该处系临时机构,

  • 高迎样起义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高迎祥,陕西安塞人,天启(公元1621年—1627年)末年聚众干甘肃东境,称“闯王”,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在安塞起义,转战于甘肃东部及陕西北境。当时起义军头目众多,号称三十六

  • 蒙古灭夏

    西夏自仁宗以后,皇室内部斗争激烈,政治日趋腐败,国力日削,不能抵抗蒙古南下侵掠。恒宗天庆十二年(公元1205年)三月,铁木真以追击克烈部亦刺哈桑昆为名,首次派兵入侵西夏,蹂践瓜(今甘肃安西东南)、沙(

  • 钟明亮起义

    元初福建农民起义。首领钟明亮,畲族,福建汀州(今福建长汀)人(一说广东循州人)。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冬,钟明亮率汀州畲民起义,拥众十万。至元二十六年,起义军攻赣州,袭宁都,据秀岭,声势甚大。

  • 郝经使宋

    元初郝经奉命使宋议和之事。郝经字伯常,元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人,家世业儒。蒙哥汗时入忽必烈幕府, 深受信用。后随忽必烈南下征宋。公元1259年,蒙古军包围鄂州(今湖北武昌)。南宋丞相贾似道私下请和,

  • 蕃兵

    宋代在西北和北方招募少数民族组建的边地守军。最初按部族封其大小首领,以统帅本部族壮丁。后依人数多少,编为甲、队、都、指挥等。王安石变法行将兵法,蕃兵有的也单独成“将”,有的则与汉兵合编成“将”。其待遇

  • 襄邑会战

    太和四年 (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时与前燕在襄邑(今河南睢县内)进行的一场战争。参见“桓温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