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北汉

北汉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51年,后汉河东节度使、沙陀部人刘旻所建。刘旻,初名刘崇,后汉高祖刘知远从弟。刘知远由太原入洛阳、汴京(今河南开封)称帝后,以其为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刘知远死后。刘崇因素与后汉权臣郭威有隙,遂割据太原。广顺元年(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刘崇即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复用后汉乾祐年号。署置宰相以下百官,据有今山西北部及陕西、河北部分地区,是十国中唯一位于北方的国家。北汉以“报仇复国”为国策,不惜向辽主称侄称儿,求其支援,以对抗后周与北宋。它占地狭小,资源贫乏,又需内供军国,外奉契丹,故赋役繁重,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为北宋太宗赵匡义所灭。北汉历四主,二十九年。

猜你喜欢

  •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又称《中英通商章程》,为中英《天津条约》的补充条款。根据《天津条约》的有关规定,1858年10月(咸丰八年九月)清政府派遣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到达上海,会同两江总督何桂清等,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

  • 冉魏

    十六国之一。汉人冉闵建立。永宁元年(公元350年),石虎养孙汉人冉闵灭后赵,自立为帝,国号魏,改元永兴,仍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冉魏。永兴三年,前燕慕容恪率兵南下,略至冀州(今河北高邑西南),

  • 弼德院

    清末官署名。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仿行宪政成立责任内阁,为总揽国政的最高机关,但又恐其职权过重,另设弼德院,规定“该院权限与内阁相为维系”,名为“用备顾问”,实则以为制约。设院长、副院长各一人,

  • 九章律

    汉初萧何制定的法律。战国时魏相李悝吸收各国刑法,制定《法经》六篇。商鞅变法,将《法经》引入秦国, 改称《秦律》。刘邦入关宣布约法三章。西汉建立后,以“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搜集秦法,作《

  • 士家制度

    魏晋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士家即士兵之家,其户籍立为军籍,不属郡县政府管理。士家集中居住在固定地区,统治者用军事体制管理其生产和生活,在士家制度束缚下,士家既要当兵又要屯田。士家子弟要终身当兵,世代当兵

  • 大理院

    清末官署名。清沿前制设大理寺,为平反刑狱的机关,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清进行改革官制时改称大理院,在职权上亦有所变更,除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外,并为最高级的审判机关。主

  • 楚王刘英之狱

    汉明帝时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光武帝刘秀之子刘英,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由楚公进爵为楚王。刘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晚年喜好黄老之学,学为浮屠。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有人告发刘英结交方士,作符

  • 西厂

    官署名。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设立西厂,由宦官汪直提督厂事,其权势超过东厂。汪直以西厂为据点,勾结朝官王越、陈钺,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威势倾天下。西厂特务横行各地,引起

  • 上海同文馆

    见“广方言馆”。

  • 鞍之战

    春秋时期晋齐间的一场战争。泌之战后,晋霸权中衰,原与晋同盟的齐国渐对晋产生轻视态度。齐顷公时,晋使郤克召齐参加盟会,齐顷公竟无礼于郤克。之后,齐一面和楚结好,一面对与晋结盟的鲁、卫两国用兵。公元前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