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后金

后金

十七世纪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十六世纪末,女真逐渐形成了四大部。即建州部,据有苏克苏护河(今辽宁苏子河),浑河(今辽宁浑河北岸)、完颜(今吉林通化以南)、栋鄂(今辽宁桓仁附近)、哲陈(今辽宁北部)等地;长白部据有鸭绿江(今辽宁省东南)、讷殷(今吉林抚松东南)、朱舍里(今吉林临江县以北)等地;扈伦部据有哈达(今辽宁清江流域)、叶赫(今吉林四平)、乌拉(今吉林伊通)、辉发(今吉林桦甸)等地;东海部据有窝集(今黑龙江宁安东北)、瓦尔喀(今吉林延吉以北)、虎尔哈(黑龙江中游、牡丹江下游一带)等地。各部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并逐渐向封建制过渡。这时明王朝已逐渐衰落,无力继续维持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的势力日益强大。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6年),即后来的清太祖,属爱新觉罗家族,是建州左卫猛哥帖木耳的后裔。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明政府任命他为指挥使,万历十九年 (公元1591年)晋升为左都督,封为龙虎将军,多次到北京议事。他一方面担任明朝的地方官,一方面以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为根据地,加紧发展自己的势力。自万历十一年起兵攻打苏克苏护河的尼堪外兰,不久又征服栋鄂、哲陈、完颜。至万历二十一年统一了建州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即汗位,国号大金,建元天命。后人为区别于十二世纪建立的金朝,而称之为“后金”。皇太极即位后,统一了全东北,改国号为清。

猜你喜欢

  •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戊戌变法运动期间,代表中国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与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顽固派,在政治思想领域内开展了论战,论战内容:第一,要不要变法。维新派认为中国处于“四夷交迫,分割洊至,覆亡无日”的危险境地, “守旧之致

  • 宇文泰改革

    宇文泰字黑獭,北周代郡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鲜卑族人。官至太师、大冢宰,实掌西魏朝政二十余年。执政期间,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重用汉人苏绰、卢辩、制定了官府文案程式和计帐、户籍之法,以统一政

  • 京张铁路

    北京到张家口间的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路权,英、俄争夺不下,后以中国自办外人不得干预妥协。英俄估计中国无人无钱无力修造京张路,甚至扬言中国修京张路的工程师尚未出生。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 贡助彻

    相传夏、商、周三代分别实行的赋税制度。《孟子·滕文公》: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对于这句话,历来注释分歧甚多,较为通行的解释是:夏代实行贡法,以几年收成的平均数

  • 内行厂

    官署名。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乃设内办事厂,即内行厂,由他亲自统领,比东、西厂尤为酷烈。武宗以前, 厂、卫分立,更迭用事。此时,东厂首领丘聚,西厂首领谷大用,锦衣卫指挥石文义,皆刘瑾死党,以致厂、卫合

  • 内三院

    清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在文馆基础上,仿照明制设置的文翰顾问机构。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各设大学士一人,下属有学士、主事等官。内国史院掌管编纂史书,撰拟表章;内秘书院掌管起草外交文书和撰

  • 纵横家

    战国时期,策谋之士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关于“纵横”的解释, 《韩非子·五蠹》篇谓:”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

  • 兵部

    官署名。三国曹魏始置五兵(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尚书。西晋泰始年间废省,另置驾部、车部、库部等官。太康年间将原五兵中的中兵、外兵分为左右,置七兵尚书。东晋以降,复置五兵尚书(刘宋一度罢省)。隋

  • 八旗兵

    清代军队的一种。努尔哈赤始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后因部属增多,又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为八旗,专统率满人。正黄、正白和镶黄称为上三旗,是清帝自己直接统率的亲军;其余五旗,称为下五旗

  • 张格尔叛乱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借新疆维族人民对清朝统治不满而发动的叛乱。张格尔从小在阿富汗受英国的培养,长期在边疆进行活动,多次被清军击败。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张格尔又窜入南疆, 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