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吴(孙吴)

吴(孙吴)

三国之一。东汉末年,孙策率兵渡江进取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俗称此段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占有江东六郡之地。孙策死后,弟孙权继为首领,不断向南扩展势力,占据了今广东、福建和湖南大部分地区。赤壁之战后,刘备西取巴(治今四川重庆)、蜀(治今四川成都)。孙权乘机夺回荆州南郡(治今湖北江陵),占有三峡以东长江流域地区。公元222年,孙权自称吴王,建元黄武。黄武八年,孙权正式称帝,改元黄龙,以建邺(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国号吴。据有今长江中下游和福建、两广地区以及越南的北部、中部。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攻吴,末帝孙皓出降,吴亡。共历四帝,五十九年。

猜你喜欢

  • 省陌

    五代时后汉盘剥人民的手段之一,唐末以来,经济萧条,钱币数量过少,流通不便,遂官定以八十文为一“陌” (百)。后汉三司使王章规定民间向官府交钱时以八十文为一陌,而官府支出时却以七十七文为一陌,称为“省陌

  • 上海租地章程

    即《上海地皮章程》,亦称《上海租界章程》。1845年11月29日(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一日)英国第一任驻上海领事贝尔福借口《南京条约》有关规定,诱迫苏松太道宫慕久擅自制订并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共二

  • 西南军阀

    护国战争后所形成的与北洋军阀对峙的军阀势力,亦称滇桂军阀。滇系军阀头目唐继尧,云南会泽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在云南新军中任军官,辛亥革命后任云南军政府军政、参谋两部次长,曾率兵入黔一度任贵州都督。1

  • 中英北京条约

    原称《中英续增条约》,1860年10月24日(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英国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恭亲王奕訢代表清政府在北京礼部大堂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签订。共九款,除了承认中英

  • 度支部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原户部改设,为清政府中央的财政机关。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承政、参议二厅及田赋、漕仓、税课、筦榷(盐课)、通阜(货币)、库藏、军饷、制用(稽核工程、款

  • 三事

    西周王畿以内官员的总称,或称“三事大夫”。《令彝》铭文中, “三事”和“四方”对举,后者指畿外四方诸侯, 可知“三事”指畿内官员。《尚书·立政》: “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是说“三事”包括任

  • 明宗之死

    元明宗和世㻋被害事件。和世㻋系武宗长子,仁宗时封为周王,命出镇云南。中途出走金山(即阿尔泰山),与察哈台后王结合。其弟图帖睦尔,英宗时出居海南,泰定帝时召还,封怀王,居建康

  • 天津都统衙门

    见“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

  • 敌烈麻都司

    辽北面朝官机构之一。总掌礼仪制度。略同于宋朝礼仪院。有敌烈麻都等官。

  • 鸾台

    官署名。即门下省。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鸾台,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门下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