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

蒙哥汗去世后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之间的一场斗争。公元1259年,南下伐宋的蒙哥汗死于合州(今四川合川)城下,汗位归属遂成为蒙古宗室矛盾斗争的中心。当时,留守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的拖雷幼子阿里不哥遣阿蓝答儿发兵于漠北诸部,脱里赤括兵于漠南诸州,积极图谋汗位。正在攻宋前线的忽必烈闻讯,急忙于鄂州(今湖北武昌)与南宋言和, 迅速回师。次年三月,忽必烈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即位, 建元中统。阿里不哥亦随即在和林称帝(一说阿里不哥称帝在前),并遣阿蓝答儿以及玉木忽儿、哈刺察儿等分别率军南下。忽必烈一面设官分职,以“汉法”治中原,争取汉族地主武装与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一面派廉希宪赴京兆(今陕西西安),清除阿里不哥势力,稳定关中。七月,忽必烈亲征阿里不哥。九月,忽必烈部将合丹、八春、汪良臣等在姑臧(今甘肃山丹境内)击杀阿蓝答儿与浑都海。忽必烈进军和林,阿里不哥逃往吉利吉思(苏联图瓦自治州北叶尼塞河、阿巴根河流域)。忽必烈留宗王移相哥守边,而自返开平。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秋,阿里不哥偷袭移相哥,挥师南下,忽必烈慌忙率军迎敌,在昔木土脑儿击败阿里不哥。阿里不哥粮草兵械不足。起初,他命阿鲁忽主持察合台汗国事,为他筹集粮草,但阿鲁忽不久就背叛了他。阿里不哥盛怒之下又发动了对阿鲁忽的战争。他大肆屠戮阿鲁忽管下无辜兵民,致使他的许多将领为之寒心而纷纷叛去。阿里不哥走投无路,遂于中统五年七月归降了忽必烈。

猜你喜欢

  • 太平天国革命

    十九世纪中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领导农民、烧炭工人、矿工及部分会党、无业游民等约二万人举行武装

  • 马邑设伏

    西汉初年,匈奴屡次侵扰汉朝边郡,汉武帝听取大行令王恢建议,改和亲政策为军事进攻。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朝政府使马邑(今山西朔县)人聂翁壹(又作聂壹)出塞贸易,佯以出卖马邑城,引诱匈奴单于。匈奴

  • 清政府在日俄战争时的局外中立

    1904年2月(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为争夺中国东北爆发战争后,腐朽卖国的清政府不顾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声称双方“均系友邦”,竟无耻地宣布“局外中立”,划

  • 殿中省

    官署名。曹魏始设殿中监,南齐有内外殿中监之分,其职甚微。北齐殿中监隶门下省,为皇帝近侍。隋文帝时改为殿内局。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将门下省的尚食、尚药、御府、殿内等四局与太仆寺的车府、骅骝等二

  • 摊丁入亩

    清代的赋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丁随地起。明代推行一条鞭法后,将部分丁银摊入田粮征收。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人丁数为准,固定税额,以后“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丁银负担

  • 申公巫臣使吴

    管仲相齐过程中的一项改革内政的措施。这项措施是针对鄙野的农民而实行的,即根据农民种植土地的肥瘠及收成的多少征收不同的赋税。这项措施的目的,在于防止农民因赋税不均而流徙。

  • 周公作洛

    周公营建东都洛邑的事迹。据《尚书·洛诰》等古文献记载,周公东征取得胜利后,为了镇抚商遗民和控制整个东方地区,决定在洛水北面的瀍涧二水附近营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市)。营建工作自周公摄政五年开始,至七年完工

  • 兵家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研究军事的学派。《汉书·艺文志》未列入诸子十家之内, 而另立兵家,细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谋家、兵技巧家。创始人为春秋末期孙武。孙武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为吴将,助吴击

  • 梨园弟子

    唐代旧制,太常寺掌雅俗之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玄宗另设左、右教坊,选乐工数百人,以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使,掌宫廷音乐。玄宗精通音律,亲自在禁苑中的梨园教乐工学曲。这些学曲者被称为皇帝梨园弟子。

  • 南朝

    时代名。从公元420年刘裕建宋,到公元589年陈朝灭亡,我国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