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

北魏统治集团内部争夺朝权的一次政治事变。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死,子元诩年幼即位,母亲胡太后先后两次临朝称制。永安元年(公元528年)二月,胡太后与嬖臣郑俨、徐纥合谋,毒死孝明帝元诩,立孝明帝堂侄、三岁小儿元钊为帝。世居北秀容川(今山西西北部之朱家川)的契胡酋长、都督并、肆、汾、广、恒、云六州诸军事的重臣尔朱荣,乘机拥立元子攸为帝,由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发兵南下,围攻洛阳。洛阳宫中大乱,胡太后尽召后宫嫔妃,同自己一起落发出家。尔朱荣令百官奉玺绶,备法驾,迎元子攸入洛。遣骑兵追执胡太后及元钊,皆沉之于黄河之中。又以祭天为名,集百官于淘渚行宫(在今河南孟县境内)西北,围而杀之。王公卿士二千余人,一时毙命。史称这一事变为“河阴之变”。河阴之变,使洛阳的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王朝的汉族世家大地主消灭殆尽。之后,尔朱荣威坐晋阳,遥控朝政,北魏王朝的统治权落入尔朱氏之手。

猜你喜欢

  • 鸿沟

    战国时运河名。据《水经·渠水注》记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始凿鸿沟。其水道自荥阳(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流入甫田泽(遗址在今河南中牟西),然后向东绕过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南折经陈(今

  • 周(张士诚)

    元末农民战争中张士诚建立的政权。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今属江苏大丰)人,以操舟运盐为业,常受富家凌侮。至正十三年 (公元1353年)正月,张士诚及其弟士义、士德、士信联合李伯升等,计十八人,杀灭

  • 浑天仪

    古代的天文仪器。有浑仪、浑象两种。浑仪又称圆仪,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何时创制,尚难断定。西汉落下闳曾制造此仪以观天象,经东汉贾逵、东晋孔挺、南北朝张子信、唐李淳风等人研究、改进, 日趋精密完善。其

  • 上海机器织布局

    中国近代第一个棉纺织厂。筹建始于1876年(光绪二年),先后由北洋幕僚魏纶、四川候补道彭汝琮、浙江候补道戴景冯出面,均因集资困难而失败。1880年(光绪六年)李鸿章改组班子,由翰林院编修戴恒及郑观应、

  • 杨安儿起义

    金末鲁东红袄军起义。金章宗泰和(公元1201年-1208年)年间,山东益都(今山东益都)以鬻鞍材为业的杨安儿(本名安国,又称鞍儿)曾聚众起义。义军皆身着红袄为标志,因称红袄军。后被金朝招降,累官至防御

  • 彭普贵起义

    明初四川农民起义。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四川眉县人民在彭普贵领导下起义,杀知县颜师胜,攻占忠州(今四川忠县)等十四个州县。同年,被平羌将军右御史大夫丁玉镇压。

  • 江陵之战

    唐军平定肖铣的一次战役。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九月,唐将李孝恭、李靖奉命发巴蜀兵,从夔州(今四川奉节)出发,顺江而下,突袭江陵(今湖北江陵)的肖铣。时峡江水涨,肖铣毫无所备。唐军战舰二千艘神速出击,

  • 称臣突厥

    太原起兵前,李渊向突厥称臣的举动。隋朝末年,东突厥势力日益强大,屡犯北部边陲。为解除后顾之忧,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六月,李渊亲自写信,卑辞厚礼,派人出使突厥见始毕可汗,表示称臣之意, 希望和亲。

  • 西方传教士来华

    西欧的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天主教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政治活动。继利玛窦(意大利人)之后,汤若望(日耳曼人)、南怀仁(比利时人)等陆续来华。他们曾经带来一些科学知识,如明末汤若

  • 吴承伯起义

    南朝梁时宣城(治今安徽宣城)农民起义。天监九年(公元510年),宣城郡吏吴承伯以宗教为掩护,发动农民举行起义,起义群众攻破郡城,杀太守朱僧勇。吴承伯率义军进攻吴兴郡(治今浙江吴兴),队伍发展有二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