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皖系军阀

皖系军阀

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1916年袁世凯死去。此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为皖、直、奉三大主要派系。皖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领,段是安徽合肥人,因而称皖系,与直系同为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嫡系,即所谓小站系。段祺瑞字芝泉,早年毕业于李鸿章所办的北洋武备学堂,曾赴德国学习炮兵科。袁世凯编练新建陆军时奏调至小站,委为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统带,被袁依为心腹亲信,是北洋集团的核心骨干,与王士珍、冯国璋并称“北洋三杰”。清末历任北洋军参谋处总办、军令司正使、统制等职,武昌起义爆发,任第二军军统,驰往湖北镇压革命,旋授湖广总督。袁世凯窃国后,居陆军总长要职,并曾代理国务总理。袁世凯复辟帝制,段祺瑞采取消极抵制态度,当袁受到全国声讨无奈取消帝制后,段则仿效辛亥时袁世凯对付清廷的办法,要挟袁向他交出实权并企图取而代之。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控制了北京政府。皖系军阀的主要头目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吴光新、卢永祥等,据有华北部分地区及浙江、安徽、福建等省地盘,以日本帝国主义为靠山。段祺瑞力图建立皖系的独裁统治,拒绝恢复被袁世凯所破坏的《临时约法》和国会。1917年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扩充军队,进一步投靠日本,出卖大批国家主权换取借款,用以增强实力,对外宣而不战,对内战而不宣,企图用武力削平南方反对势力。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受到直系军阀的抵制阻挠无法实现,因而直、皖两系矛盾加剧。1918年段祺瑞组织安福俱乐部,收买政客操纵新国会选举,将直系首领、代理总统冯国璋排挤出北京政府,直、皖两派斗争更加尖锐,终于诉诸武力,于1920年爆发了直皖战争。直系军阀联合奉系打败皖系,迫使段祺瑞下台,自此皖系一蹶不振,以后逐步归于消灭。

猜你喜欢

  • 清朝

    朝代名。以满族贵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满族领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改元崇德,改女真族为满洲,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顺治

  • 浙江金钱会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浙江金钱会众的反清斗争。金钱会属于天地会的一个支派,是清代民间的秘密结社。1858年9月(咸丰八年八月)平阳人赵起邀集周荣、缪元、朱秀三等人在平阳钱仓金溪山北山庙结盟,以刻有“金钱义记

  • 三武灭佛

    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执政时先后打击佛教的事情。佛教是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之一,但寺院地主又与封建政府间存在着争夺人口、资产、土地的矛盾。因此,时常受到封建政府的抑制和打

  • 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4年是中国旧历甲午年,故称中日甲午战争。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富有封建性与侵略性,极力鼓吹向外

  • 海陵败亡

    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于改革旧制,加速金朝封建化进程的同时,又不顾宋金和平交往的历史趋势和南北人民的愿望,于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倾全国兵力财力大举南下,妄图消灭南宋,作全中国的皇帝。举国骚然,汉

  • 光复会

    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又称复古会。二十世纪初,留日学生和国内倾向进步的青年学生不断掀起爱国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904年11月(光绪三十年十月)江浙地区的部分留日学生和有志革命的青年知

  • 天盛律令

    西夏仁宗天盛(公元1149-1169年)时,在前代律令基础上,依仿宋朝政书体例,用西夏文字编纂的一部政治制度与法令专书。全名《天盛年改新定律令》,或称《天盛年改新定禁令》、《天盛年改新定禁令名剪》。除

  • 武卫军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荣禄奏准编组的军队。此军由荣禄节制,其下分左中右前后五军,董福祥所部甘军为后军,聂士成所部武毅军为前军,宋庆所部毅军为左军,袁世凯所部新建陆军为右军。荣禄于1899年6月27

  • 太平公主专权

    太平公主以诛杀韦氏,拥戴睿宗有功,恃功自傲,大树私人势力,朝廷重臣,多出其门。睿宗昏懦,甘心听任太平公主摆弄。太平公主势力膨胀与太子李隆基发生了激烈冲突。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太平公主与益州(治今

  • 应天书院

    宋著名书院。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故城)。因应天府旧称睢阳,故又名睢阳书院。原为五代末年名儒戚同文隐居讲学之所,生徒常百余人,范仲淹曾就学于此。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富民曹诚就其地建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