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自立军起事

自立军起事

资产阶级改良派唐才常等组织的未遂武装起事。戊戌政变后,唐才常等逃亡日本,既与康、梁等密谋武装“勤王”;又与孙中山、陈少白等接触,研讨救国方略;并通过毕永年等兴中会会员,广泛联络具有反清传统的哥老会组织。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冬,唐才常与留学生秦力山、吴禄贞、戢元丞、沈翔云、林圭等二十余人先后回国筹备起兵。唐才常到上海,于次年发起正气会,旋易名自立会。并以日人田野桔次名义设立“东文译社”,借授课之机掩护自立会活动。会内分军事、政治两部,筹设自立军,准备起兵“勤王”。既接受康、梁指导,又遥奉孙中山为“极峰”。会员每人持富有票一张为凭证,并于上海开富有山堂,联络会党。1900年7月(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在上海张园召开“中国国会”,参加者有容闳、严复、唐才常、章炳麟、毕永年等数百人。推容闳为会长,严复为副会长,唐才常为总干事。宣布以“保全中国自主之权,创造新自立国”,拥戴光绪皇帝复辟为纲领,兼顾革命和保皇,企图取得两派支持。章炳麟反对康梁宗旨,当场剪辫表示决裂,毕永年劝唐不成,所联络的会党又投向康梁,愤而削发为僧。英国曾通过康有为指使自立会拥护湖广总督张之洞割据两湖独立未果。此后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设总机关于汉口英租界内,联络长江沿岸会党,运动清朝防军,组织自立七军。秦力山统前军驻安徽大通,田邦濬统后军驻安庆,陈独龙统左军驻湖南常德,沈荩统右军驻湖北新堤,林圭统中军驻汉口,另设总会亲军和先锋营,唐才常任诸军督办。预定8月9日(七月十五日)在汉口、汉阳、皖、赣、湘同时起兵“勤王”。因康有为汇款不至而展期。秦力山因长江沿岸戒严未得延期通知,如期在大通发难,发布自立会“讨贼勤王”告示, 宣称“清君侧”、“谢万国”,拥光绪皇帝复辟。经三天战斗被镇压。唐才常仍决定在8月23日(七月二十九日)起兵。此时,不但“东南互保”条款在长江中游各省实施,而且八国联军已攻占北京,张之洞串通汉口英领事,于8月21日(七月二十七日)破获自立军总机关,逮捕了唐才常等,次日杀害唐才常等,随后捕杀了数百人。至此, 自立军瓦解。

猜你喜欢

  • 林维喜事件

    1839年7月7日(道光十九年五月廿七日),一批英国水手在九龙尖沙嘴行凶,殴打当地中国居民,打伤妇女儿童多人,农民林维喜伤重身亡。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严令英国代表查理·义律交出凶手抵罪。义律拒交凶手,无

  • 周(张士诚)

    元末农民战争中张士诚建立的政权。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今属江苏大丰)人,以操舟运盐为业,常受富家凌侮。至正十三年 (公元1353年)正月,张士诚及其弟士义、士德、士信联合李伯升等,计十八人,杀灭

  • 民政部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巡警部改设,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承政(总务)、参议(议订法令章程)两厅及民治(地方行政)、警政、疆里、营缮、卫生五司。所属还有内城巡警总厅、外城巡警

  • 野狐岭战役

    金蒙问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蒙古军在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战役中大败金军后,顺利进军抚州(今内蒙古兴和境)等地。八月,金卫绍王改以参知政事完颜承裕(一名胡沙)主边事,率大军号称四十

  • 贵阳教案

    一名青岩教案,或青岩开州教案。1861年(咸丰十一年)法国天主教主教胡缚理在贵阳横行无忌, “强行”传教,乘紫呢大轿招摇过市,激起官绅民众公愤。贵州巡抚何冠英、提督田兴恕致函全省官吏,要求“无论城乡,

  • 南唐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37年,吴国权臣徐知诰(李昇)灭吴所建。徐知诰养父徐温原为杨行密部将,后拥立杨行密子杨渭为大吴国王,官至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封东海郡王,执掌吴国军政大权。徐温坐镇金陵(今江苏

  • 海都之乱

    元世祖忽必烈与元成宗铁穆耳统治时期蒙古诸王海都发动的武装叛乱。海都系窝阔台之孙,合失之子。蒙哥即大汗位后,镇压了窝阔台后王的反抗,海都心怀不满。蒙哥死,海都支持阿里不哥,对抗忽必烈。阿里不哥败降,海都

  • 绿林起义

    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王莽代汉称帝后,对内托古改制,法禁烦苛;对外挑起兵端,加重了人民负担。再加上天灾频仍,人们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暴政。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人王匡、王凤等组

  • 平定吴元济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彰义镇(即淮西镇,治今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 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攻掠。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宪宗发十六道兵讨伐淮西。初战失利,不少朝臣遂主张罢兵休战

  • 广州新军起义

    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同盟几次运动会党失败后,转而以运动新军作为起义基本力量。1909年10月(宣统元年九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南方支部,责成广州新军炮兵排长倪映典组织起义。原定次年2月24日(宣统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