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袁世凯东山再起

袁世凯东山再起

1908年11月(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死去,宣统即位,摄政王载沣以“回籍养疴”为名将袁世凯逐出朝廷。袁世凯虽被罢官,但仍实际掌握着北洋军阀集团,并在朝中遍布党羽耳目,时刻注视政局变化,伺机东山再起。1911年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急派北洋军南下镇压,但陆军大臣荫昌指挥不灵,清廷被迫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会同荫昌节制各军进剿革命, 袁以“足疾未愈”拒不受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清无奈调回荫昌,任命袁为钦差大臣全权节制湖北各军,袁仍拒不到职,并乘机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开放党禁、宽容起义诸人和授以军事全权、保证充足军饷等条件,要挟清政府向他交出权力,并借以笼络立宪派和革命党,以实现“一石二鸟”的阴谋。这时宣布独立省份增多,驻滦州新军发动兵谏,加之帝国主义各国驻华公使一直敦促起用袁世凯,危在旦夕的清政府被迫对袁屈服。1911年11月1日(宣统三年九月十一日)清政府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致使清朝军政大权落于袁世凯手中。袁世凯目的已达,遂走马上任,指使北洋军攻下汉口,给革命以压力;然后北上组织内阁,玩弄清室于股掌之上。袁对革命又打又拉, 软硬兼施,终于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夺了革命果实。

猜你喜欢

  • 史可法抗清

    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内部斗争激烈,朝政把持在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余孽手中。镇守江北四镇的四个总兵刘泽清、高杰、刘良左、黄得功在大敌当前时,互相争权夺利,彼此仇怨极深。只有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江北,坚决抗

  • 榆园人民抗清斗争

    清军入关之初鲁西曹州榆园人民的反抗斗争。首领有任七、张七等。农民军以濮州、范县为根据地,活动于朝城、观城、郓城、城武等县,凡数百里,众号百万。利用榆林作掩护,并掘地道,不时出入,屡败官军。顺治五年(公

  • 漕渠

    汉、唐时代开挖的运送物资进入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的人工渠道。汉初,关东地区的谷物经渭水漕运至长安,很不方便。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大农令郑当时建议引渭穿渠,以利漕运农耕,汉武帝因此命水工徐伯等

  • 文天祥抗元

    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二月,元军东下,文天祥为江西安抚副使、知赣州,组织各族抗元武装万人,要求冒死入卫临安(今浙江杭州)。八月,改知平江府(今江苏苏州),遣师救援临安门户独松关(今浙江安吉东南),

  • 定海、镇海之战

    ***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841年9月26日(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二日)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率军进犯定海。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率五千士兵英勇抵抗,英舰二十九艘围攻六昼夜,清军浴血苦战,三总兵先后壮烈牺

  • 义和团运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源自义和拳、梅花拳、大刀会等民间秘密结社以及秘密宗教白莲教。义和拳、梅花拳最初流行于山东、直隶等地,以“保卫身家,防御盗贼”相号召,设坛练拳

  • 令黔首自实田

    秦王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具体措施。黔首即庶民。一说因农民用黑巾裹头,故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更名民曰黔首”。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 “使黔首自实田”。(《史记·秦始

  • 文王治岐

    周文王治理岐周的事迹。周文王(名昌)继季历为君,继续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他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九一而助”的方法调整剥削关系;对外招贤纳士,许多周族以外,甚至商朝

  • 王聪儿、姚之富起义

    清嘉庆(公元1796年—1820年)年间湖北白莲教首领王聪儿、姚之富领导的起义。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宜都(今湖北枝江)白莲教首聂杰人、张正谟等以“官逼民反”为号召,首义于荆州(今属湖北)地区。

  • 三衙

    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北宋初年,改后周禁军殿前、侍卫二司之制,分设殿前都指挥使司(简称殿司、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侍卫马军司、马司)和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简称侍卫步军司、步司),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