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骊山陵

骊山陵

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在骊山(陕西临潼县东南)为自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发刑徒七十余万人继续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据记载,骊山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地宫内“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并“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据考古工作者钻探查明,骊山陵的地宫呈长方形,长约四百六十米,宽约四百米。地宫东、北、西三面都有通往地宫深处的甬道。通过钻探还发现陵园有内外城垣。城垣呈长方形,有十个城门,外城四个,内城六个。内外城四角都有角楼。近年还在骊山陵东侧,发掘出陪葬的兵马俑坑三个。一号坑内有陶俑、陶马六千余件,造形生动形象。骊山陵的修建,表明了秦始皇的奢侈无度,不恤民力,加深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猜你喜欢

  • 三辅

    西汉管辖京畿地区的职官。西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部),统治京畿的长官初沿袭古制称内史。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和都尉,始有三辅之称。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辖长安等十

  • 南学会

    清末维新派在湖南讲求新学、宣传变法的团体,由唐才常、谭嗣同发起,于1898年2月21日(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一日)成立,在长沙设总会,县设分会。南学会的宗旨是: “讲爱国之理,求救世之法”。每月讨论四次,

  • 刘渊、石勒反晋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率部众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定都离石。后来有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石勒率众三万,转战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汲郡(治今河

  • 泰和律

    金章宗时颁行的一部封建法典。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七月,右司郎中孙锋与王寂、董师中等参酌时宜,兼采前代律书,编成《明昌律义》泰和元年(公元1201年)十二月,又命尼庞古鉴、董师中、李敬义等在此基础

  • 大楚(张邦昌)

    金朝所立汉奸政权。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六日,占领宋朝京师的金军宣布废徽、钦二帝,北宋亡。三月七日,册立宋前宰相、妥协投降派头目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一说为“楚”),作为其傀儡政权。统治黄河以

  • 晋骊姬之乱

    春秋初,晋献公伐骊戎(在今陕西骊山),夺得骊戎女子骊姬而归。不久,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被立为夫人,生子奚齐。为了让奚齐继承君位,骊姬怂恿献公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安置在国都以外,然后又进谗言

  • 平定吴元济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彰义镇(即淮西镇,治今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 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攻掠。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宪宗发十六道兵讨伐淮西。初战失利,不少朝臣遂主张罢兵休战

  • 田瑴之状

    金最高统治集团内部一次争夺权力的斗争。熙宗继位后,先后以谋反罪铲除宗翰、宗磐、完颜希尹等派势力。旋宗干又死,势力最大的宗弼遂独掌朝政,重用蔡松年、曹望之、许霖等汉族新官僚.打击排斥依附于原宗翰同党韩企

  • 封狼居胥

    封,指积土为坛于山上,封以祭天。狼居胥,古山名。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将五万骑出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西南)塞二千余里,绝大漠,共获匈奴七万余人,左贤王兵将皆败逃。霍去病率将士封狼居胥山(

  • 通济渠

    古运河名。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杨广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百余万开凿而成。通济渠是大运河中最重要的一段。它分东西两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贯洛阳城东出,循阳渠故道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