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国志后传

三国志后传

十卷一百四十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余杂记,西蜀酉阳野史编次”,编者真实姓氏无考,所谓“陈寿史余杂记”亦是模仿《三国演义》而假托。该书是以讲史为名的长篇演义小说,故事接《三国演义》邓艾灭蜀,叙晋与十六国故事,以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政权汉、前赵、后赵事为主,结合叙述西晋兴衰始末。所以题为《三国志后传》,因该书将此期活跃在北方摧毁西晋政权的主要历史人物全杜撰成三国英雄后裔:汉主刘渊为蜀汉梁王刘理之子,前赵主刘曜为蜀汉北地王刘堪之子,后赵主石勒为赵云之孙(原名赵勒)。关羽、张飞、诸葛亮、王平的后代也都被安上了角色,在刘渊、刘曜、石勒部下为将。书开头说邓艾灭蜀,上述不肯投降的蜀汉宗亲和英雄后裔纷纷走入胡地避难,后羽翼养成杀入中原向司马氏政权复仇,造成西晋灭亡,形成北方割据局面。所以该书名为讲史,实已是任意杜撰历史,成为虚构小说了。书前某氏引中既已说明:“感于蜀汉衰微,辅以关张葛赵诸人,亦不能恢复汉业,致为司马氏所并。故托其后裔以泄愤一时,取快千载,故不以虚诳为嫌。”可见作者的封建正统观念,实在是愚腐。按元至治刊本《三国志平话》结尾预言:汉帝外孙刘渊来日灭晋复仇,立国号曰汉。在《平话》中不过是无所谓的一处附会文字,当是该书作者受到启发之处。不过该书讲述这一段故事时,除了人物血统牵强杜撰外,主要事件面貌还照顾一些史实;刘渊、刘曜得势之后的荒淫也未隐去,见不到多少立志复国的英雄本色。皆因该书取材,无法享有陈忱作《水浒后传》的那种纯虚构自由,所以亦无法避免支离矛盾。书有明万历己酉(1609)刊本,藏上海图书馆、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西学凡

    一卷。附录 唐大秦寺碑 一篇。明时意大利人艾儒略(详见《职方外纪》条)撰。此书成于天启三年(1623),为《天学初函》之第一种。书中所述皆为意大利建立学校,培育人才的方法。共分六科,即勒铎理加(文科)

  • 王仁安集

    三种,三十二卷;附二种,九卷。清末民国初王守恂(详见《杭州所著书三种》)撰。三种为其诗文集:《仁安诗稿》二十一卷《词稿》二卷、《仁安文稿》四卷《文乙稿》一卷、《仁安笔记》四卷。附《杭州杂著》(包括《仁

  • 空闺感旧诗存

    一卷。清郑贞德撰。郑贞德生卒年不详,广东香山人,郑礼堂之五女,黄仪彰之妻,早寡。清代诗人。此书有光绪三十年(1904)黄翼彰刊本。书前有刘玉麟所作序言,陈存志写有徵诗记事,黄翼彰撰写颂语及“七律”一首

  • 鲁诗传

    一卷。汉代申培撰,清代王谟辑。王谟生卒年不详。本书收集了典籍中关于鲁诗的说法共六十一条,虽不完备,但颇有价值。据《汉志》记载,申公《鲁故》原有二十五卷,《鲁说》二十八卷。《汉志》又称,“汉兴,鲁申公为

  • 茂绿轩集

    四卷。清顾梦游(1599-1660)撰。顾梦游,字与治,江宁(今属江苏)人。崇祯十五年(1642)贡生。入清不仕。为人颇侠义,曾为中道而夭的苏武子刊行古文,使其名扬天下;也曾腾出住宅,让罢官而归、无处

  • 史乘考误

    十卷,明王世贞撰。世贞(1562-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王世贞嘉靖年间考取进士,授刑部主事,因父亲王忬为严嵩所害,持丧归家。隆庆时又出任浙江、山西、湖广、广西地方长官

  • 天全州志

    八卷首一卷,清陈松龄纂修。陈松龄,福建人,举人,曾任天全州知州。天全州旧无志,兹编为首创。《天全州志》咸丰八年(1858)刻本。共八卷,分为:卷,序、凡例、目录、诸图、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山川。卷

  • 伊洛渊源续录

    ①二十卷。清张伯行(详见《道统录、附录》)撰。明代谢铎撰写《伊洛渊源续录》,薛应旂撰写《考亭渊源录》,均为续朱熹《伊洛渊源录》之作,记载朱熹以后闽学派人物事迹。张伯行认为二书或采辑未备,或去取未严,因

  • 法华击节

    一卷。明代释德清(1546-1623)撰。德清,俗姓蔡,自号“澄印”,别号“憨山”。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人。安徽全椒人。二十岁从南京报恩寺出家,博通内外典。个人兴趣爱好较为广泛,擅书法。“生平爱书晋唐诸帖

  • 北齐书

    五十卷。李百药(565-648)撰。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初史学家。他奉诏撰史,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开始编撰,贞观十年(636年)完成的。李百药的父亲李德林任隋朝内史令,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