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释

中庸释

一卷。清郭阶(详见《大学古本释》)撰。首有自序,极诋朱子分章之不善。是书以性、道、教为目,诂以明诚礼,综其纲于时,书中即阐发此义。性足赅情,所以一中庸者,诚也。道明乎出入,动作万殊,归于一本,明也。教从而节文之,以去其过不及,礼也。随宜措施,所谓时也。诚乃体,明、礼乃用。明与礼又为一虚一实。至于时则贯串六者,有左右逢源之致。此中庸之极功,所谓君子时中也。故是书首标性、道、教为三目,而易以诚明礼诂之,综其纲于时。其参用《郑注》、《孔疏》以及朱子《章句》,而自出己意处居多。仅释大意,不斤斤于字句间。该书有光绪十五年(1889)刊本。

猜你喜欢

  • 七星诗文存

    十二卷。明刘鸿(约1490前后在世)撰。刘鸿,字云表,因居七星岩,又自号七星居士,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后屡上公车不第,遂自放游山水之间,以终。著有《七星诗

  • 诗式

    一卷。唐释皎然(约760前后在世)撰。生平见《抒山集》(辞目)。此集前半部总论诗法,其后则以“十九字”为诗体分类,以“不用事”、“作用事”、“直用事”、“有事无事”、“有事无事,情格俱下”五格来论诗。

  • 海寇议

    一卷。明万表撰。万表,字民望,浙江鄞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正德(1506-1521)末武进士。累官至都督同知佥事,南京中军都督府。当时,倭寇出没于江浙间,杀人劫货酿成大患。万表推原祸本,以为与当地汉奸勾

  • 钦定七经纲领

    一卷。清学部图书馆编。此书将钦定七经中卷首纲领截割而成卷。其中《易经》三篇:一论作《易》传《易》源流,二论《易》道精蕴经传义例,三论读《易》之法及诸家醇疵。《尚书》三篇:一论删《书》传《书》源流,今文

  • 孝经纬

    ①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据《隋志》,纬书类有《孝经钩命决》、《孝经援神契》、《孝经内事》三种,复引七录有《孝经杂纬》、《元命包》、《古秘援》等十二种。黄氏辑本以《孝经钩命决》、《孝经援

  • 诗经要义

    二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了翁字华父,谥文靖,邛州浦江(今四川省邛崃县)人。有《周易集义》十一卷已著录。考《宋史·儒林传》及《宋志》,魏氏著述计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周易集义

  • 诗疏补遗

    五卷。清胡文英(详见《诗经逢原》)撰。此书书首自序云:“孔氏(颖达)疏诗,较诸经独为详慎,然限于功令,虽有质疑辨难之处,未敢繁称,而遗音每寄之弦外。宋人说诗,多取传笺,然风雅之体裁,字义之原委,远征近

  • 刘氏鸿书

    一百零八卷。明刘仲达(生卒年不详)撰。刘仲达字九逵。本书分二十四类,类下又分子目二百六十。事实词章,相杂而载。所引内容都注明出处,便于阅读参考。但大多亦是转引自其他类书。书的卷首题汤宾尹删定。但是在李

  • 医说

    十卷。宋张杲(生卒年不详)撰。张杲,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人,继承三代家学,喜好谈医,并欲弘扬其道,于是广采博记资料,撰成此书。前有朝奉大夫郢州罗顼序,称己酉(即南宋淳熙十六年,1889)冬,张季

  • 胡仲子集

    十卷。明胡翰(1307-1381)撰。胡翰,字仲子,一字仲申,浙江金华人。洪武初,以荐为衢州府(今浙江衢县)教授,后召修《元史》,史成,赐金帛归,其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乃其门人刘刚及浦阳(今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