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九经说

九经说

十七卷。清姚鼐(1732-1815)撰。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学者称为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今桐城县)人,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散官主事,历官兵部主事、礼部、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职,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庐州府志》、《江宁府志》等书。自告归后,主讲江南、梅花、紫阳、敬敷、钟山等四十余年,桃李众多。姚鼐早年从师世父姚范和刘大櫆。工为古文,创桐城学派,所作文高深简古近于司马迁、韩愈,清丽流畅又近于欧阳修、曾巩。治经博采汉儒之长,而折衷于宋,以程朱为宗。认为孔子没而大道微,在秦朝焚书灭学之后,汉儒各有师承,而通儒又能贯穿群经,左右证明,择长去短,使孔子之道不致中断,功不可没。东汉以后,杂以谶讳;魏晋之间,徒尚空谈,以清言为高要,以章句为尘垢;唐一统天下,兼集南北众长,定为义疏,明确统贯,而所取或是或非,未能折衷;赵宋之世,程朱继出,颇得圣人精深之旨,群经略有定说,且修己立德,践行其言,因而为后世仰慕,纷纷从而宗之。元明之际,著为功令。当明朝佚君乱政屡兴,士大夫却能维持纲纪,明守节义,使明代久而后亡,都是宋儒论学之功。因此,姚鼐对那些想要舍弃程朱而独宗汉儒的学者,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极力主张“义理、辞章、考据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辞有所附,考据有所归”(《清儒学案·惜抱学案》)。除本书外,所著尚有:《三传补注》三卷、《老子章义》二卷、《庄子章义》十卷、《惜抱轩文集》十六卷、《诗集》十卷、《书录》四卷、《法帖题跋》一卷、《笔记》十卷、《左传补注》一卷、《公羊传补注》一卷、《穀梁传补注》一卷等,编有《古文辞类纂》四十八卷。本书是姚鼐解经著作,撷取儒家经籍中有关内容,列为专题,考证其实,辨析其义,阐发其理,对前人所述择善而从。序目后有陶定申所作记。全书包括《易说》二卷、《书说》四卷、《诗说》一卷、《周礼说》三卷、《仪礼说》一卷、《礼记说》三卷、《春秋说》一卷、《论语说》一卷、《孟子说》一卷。所取属某经某条,则在该经名及条目下加一“说”字,即作为其专题,每经先概述该经源流,包括传卷分合,诸儒研究概况。每经数条或数十条不等,先举各家传说于前,次参己说于后。各说对汉儒传注与宋儒义理兼收并蓄,遇有疑点则择善而从。如《尚书说》多采程朱之说,同时指出程朱某些见解来自汉魏学者,又认为今所传古文《尚书》,朱熹最先发现其假,后人循此考寻,到阎百诗等人,尽发臧证,是非大明。不同意那种既认为伪古文《尚书》不是真本,又承认其所说之理惬当的观点。《荡荡上帝说》认为,朱熹不用旧说,意似迂曲,且与诗意不贯,不如《毛诗》所说贴切。《公子有宗道说》认为郑玄说经,已得其义,但宋儒不能详其本义,舍弃郑玄以致于妄。《诗说》论《关雎》篇,认为朱熹《诗集传》以为宫人美后妃之诗,确不可易。其《易说》专以程朱为宗,如《翰音登于天说》,程说登于天的,是其声音,朱说鸡称“翰言”,句意是鸡要登天。姚鼐认为以程说为是,而程朱之说实出自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姚鼐上溯李书,下考程朱本义,提出自己的见解,做到择善而从。本书以征实获得学术界好评。陈澧曾称:“姚姬传《九经说》,实有家法,过望溪远甚,虽学海堂《经解》不收,要自可传。”有《惜抱轩全集》本,同治本,光绪本,民国本。

猜你喜欢

  • 霞海篇

    一卷。明孔天允撰。孔天允,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汾州(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登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浙江布政司参政。此编是孔天允督学浙江时案临台州所作,故以霞海为名。所载诗三址四

  • 荀爽周易注

    一卷。东汉荀爽撰。辑佚书,清孙堂辑。荀爽字慈明,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官至司空。据荀悦称,其叔父司空爽著有《易传》,以十篇之文解说经义。后传荀氏学者虽不在少数,然此书早亡佚。清马国翰曾辑入《玉函山

  • 周官书名考

    一卷。清末沈家本(约1840-1913)撰。家本字子惇,号寄簃,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资政院副总裁,此书原题为《周官书名考古偶纂》。书前有自记,称“偶阅郎兆玉《周官古文奇字》一篇,颇多舛错,因

  • 诗经旁通

    十五卷。元梁益(生卒年不详,据《元史》记载,享年四十六岁)撰。梁益字友直,号庸斋,祖先为福州人,又自号三山。江阴(今属江苏)人。梁益博通文史,一生不仕,教授乡里,广收学徒。“学术醇正,为世师表”(《元

  • 茹古略集

    三十卷。明程良孺(生卒年不详)撰。程良孺著有《读书考定》。本书的体例如同《事类赋》。全书三十卷,共计为三百九十四篇。每篇皆采撷华美的词语,联为偶语。书的自序称不奇不已,不幽不已,不僻不已,不合其奇者、

  • 省身指掌

    九卷。美国博恒理(1845-1916)撰。博恒理,美国人,又名波特、亨利·德怀特。美国公理公传教医师。1872年和同班明恩溥来华,在天津传教施医。1880年二人同转山东庞庄。在庞庄设一所医院。1900

  • 瓜洲续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于树滋纂。于树滋(1856-1938),字德甫,号遁叟,别号东轩老人,瓜洲人,寄籍仪征。清末秀才。著有《瓜洲伊娄河棹歌》、《遁叟古稀寿辰唱和集》、《遁叟璧水重游唱和集》、《呻吟集》等

  • 大事记

    十二卷。通释三卷,解题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其祖吕好问封东莱郡侯,学者因称祖谦为东莱先生。隆兴进士,复举博学宏词,官至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提倡

  • 沈氏尊生书

    七十二卷。清沈金鳌(1701-1775)撰。沈金鳌字芊绿,号汲门,晚号尊生老人。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乾隆年间举人。初学儒学,“博古明经,一生笃学。”因喜好医学,中年以后专攻医学。晚年辑其一生医学著

  • 玉尺经

    四卷。旧本题元刘秉忠(?-1274)撰,明刘基(详见《国初礼贤录》)注。刘秉忠,原名刘侃,字仲晦,后更名子聪,于至元元年(1264)曾拜光禄大夫、太保等职,并更名刘秉忠,《元史》有传记其事迹。刘秉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