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方元音

五方元音

二卷。清初樊腾凤撰。樊氏字凌虚,尧山(今河北唐山县)人。《唐山县志》谓樊氏“嗜学,不屑时艺,精易数,占休咎验如桴鼓。时当明季,四海鼎沸,凤夙有拨乱反正志,然静验己运,难以有为,遂闭户潜修,留心韵学”,“《元音》外所著犹有他书,惜后人力微,俱归散佚”。《五方元音》由樊氏同邑太学生魏大来参订。据赵荫棠考证书成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至康熙十二年(1673年)之间。这部书是删并兰茂的《韵略易通》而成,它将韵部并为十二,并且用天地动物名称作为标目,所分十二韵部是:一天、二人、三龙、四羊、五牛、六獒、七虎、八驼、九蛇、十马、十一豺、十二地。这个系统是将《韵略易通》的“山寒”、“端桓”、“先全”合为“天”韵,大约读〔an〕。“真文”改称“人”韵,大约读〔en〕。收〔-m〕尾的“侵寻”“缄咸”“廉纤”韵字也分别归入“天”、“人”韵。“江阳”改称“羊”韵,大约读〔ag〕。“东洪”“庚晴”合为“龙”韵,大约读〔ug〕和〔eg〕。“幽楼”改为“牛”韵,大约读〔ou〕。“萧豪”改为“獒”韵,大约读〔au〕。“呼模”改为“虎”韵,大约读〔u〕。“戈何”为“驼”,读〔o〕。“遮蛇”为“蛇”,读〔ε〕。“家麻”为“马”,读〔a〕。“皆来”为“豺”,读〔ai〕。“支辞”、“西微”、“居鱼”合为“地”韵,读〔i〕、〔y〕、〔ei〕、〔〕、〔〕。樊氏说:“一元有十二会,一运有十二世,一岁有十二月,一月有十二时,日月一年有十二会,黄钟一年有十二律,韵亦十二,出于自然,增之不可,减之不可,谓非天地之元音亦不可。”他认为十二韵应十二律,声气自然,循环无端,合理数相通之义。这完全是一种附会。为了凑成十二之数,他居然把“西微”、“居鱼”合为一韵,使一个韵部包括五个韵母,这是很不合理的。但“东洪”与“庚青”相并,“先全”与“山寒”相并,收〔-m〕尾各韵并入收〔-n〕尾各韵等则反映了语音的发展变化。《五方元音》把声母并为二十个:梆p、匏p’、木m、风f;斗t、土t‘、鸟n、雷l;竹t、虫t、石、日;剪ts、鹊ts‘、丝s、云j;金k、桥k‘、火x、蛙o。兰茂书中的“无”母尚读〔v〕,这个音清初已变为零声母。按理“无”“一”相并,应有十九个声母,但樊氏为凑足二十之数,遂把兰氏的“一”母分为“云”“蛙”两母,实际上只有十九母。《五方元音》保留入声和入声韵。声调分上平(阴平)、下平(阳平)、上、去、入五类。入声韵改配阴声韵,虎、驼、蛇、马、豺、地六个阴声韵配入声,故入声韵亦有六部。入声韵改配阴声,说明入声韵尾已经脱落,可能仅保留促调。樊氏在所分十二韵之前各附一个韵图,概括各韵部所列音切。内容与韵书完全相合。一图之内,横列二十声母,纵分四个部分,分列四呼。一呼之内,再分列阴平、阳平、上、去、入五个声调。韵图所列的字,就是韵书中各小韵的首字。这些韵图是韵书列字的纲领。樊氏原本今已不易见到,流传较广的是年希尧的修订本。年氏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将樊书加以修订,“增者什之五,删者十之一,仍其名曰《五方元音》”(年氏自序)。年氏的改订主要是加字增注,语音系统基本未变。年氏改订本《五方元音》有同治五年(1866年)五云楼刊本、文玉堂刊本、光绪九年(1883年)校经山房刊本、光绪十年(1884年)重刊本、上海广益本等。另有清赵培梓改订本《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

猜你喜欢

  • 余姚县志

    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周炳麟修、邵友濂、孙德祖纂。周炳麟,余姚县知县。此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全书二十七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疆域、山川、城池、公廨、风俗、物产、祥异、水利、田赋、学校

  • 大义觉迷录

    四卷。清世宗敕撰。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是清朝定鼎北京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六年(1728年),清朝发生了一起轰动一时的大案,即曾静反清事件。次年,清世宗在处理此案之后刊布了《大

  • 朝野遗记

    一卷。撰者不详。其它书目不载,惟《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此书载宋朝南渡后杂事。漏洞较多,如称宋宁宗为今上,而又有宗宁字,又称宋理宗为今东宫,不伦不类,大约是杂采宋时其它小说而成。《四库全书

  • 朱文端公行状述

    一卷。清朱必阶等撰,所记乃其父朱轼事迹。朱轼(1665-1736)字若瞻,又字可亭。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进士,历任浙江巡抚、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等官,卒谥文端。此编

  • 六爻原意

    一卷。明金瑶撰。瑶字德温,号栗斋,安徽休宁人。嘉靖十年(1531)选入贡生,授会稽县丞,再补卢陵县丞。后迁桂林中卫经历,因母老不去上任,而在家乡教书,活到九十七岁才逝世。该书成于万历九年(1581),

  • 四民月令

    一卷。崔寔撰。崔寔(?-170年),字子真,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东汉桓帝时,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为《政论》,指切时要,屡迁郡守,官至尚书。该书《隋书·经籍志三》著录、《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

  • 易卦私笺

    二卷。清蒋衡撰。衡原名振生,字湘帆,一字拙存,晚年号江南拙叟,又号函潭当布衣。江苏金坛(句容县)人,康熙贡生。蒋氏善长书法,曾以楷书写十三经共八十余万字,乾隆时曾奉旨刻石列于太学。著有《拙存堂诗文集》

  • 泛潇湘记

    一卷。清黄之隽撰。黄之隽,参见《浯溪记》一种。黄之隽由湘至桂,泛舟潇湘,溯江而上,揽其全景作此记。湘为水最著闻于楚南,故以三湘见称,即潇湘、沅湘、清湘。永州以上为潇,以下为湘,潇不及湘之长且巨。彭而述

  • 木几冗谈

    一卷。明彭汝让(生卒年不详)撰。彭汝让,字钦之,青浦(今属上海市)人。此书札记清言,儇佻殊甚。如:“醉者堕车,神气不伤,真全也。婴儿入林,豺虎不食,无恐也。养吾之形,若醉若婴儿,至人矣。”又如:“半窗

  • 剪愁吟

    一卷。清姚栖霞撰。姚栖霞,生平不详,江苏吴江人,姚岱之女。清代诗人。自幼聪慧异常,能辨四声,十岁时即能赋诗。年十七而早逝。此书有蒋再山刊本,没有刊书年代。书前有其父姚岱及朱春生所作序言,有郭麐、郑璜、